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非合作成果巨大 中国模式意味深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 09:08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于11月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之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地在新版《中国与非洲》创刊号上致辞庆祝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胡锦涛指出,“中国人民珍视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始终视非洲人民为完全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全天候朋友”。

  中非贸易近年来以年增幅30%以上速度增长,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提前2年实现"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目标。2008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达54.9亿美元,投资存量78亿美元。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上异常迅猛。另外,中国扩大了非洲零关税输华商品范围;基本完成对非免债工作;中非发展基金已启动运营;部分经贸合作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对非的医疗援助和教育援助体现了中国的“人道主义”立场。

  中非合作的力度和速度大大超乎西方战略家的意外,他们总是狭义地用“石油交易”的新殖民论来妄加攻击,实际上他们无法消除一些困惑:西方其实在非洲“耕耘甚久”,能源棋局机关甚深,但为啥举步不前,被中国轻易超越?难道是西方的意识形态拖累,或者是西方恶劣的殖民历史造就的“路径锁定”?

  如果从形态上看,中国的成功之道包括没有殖民历史也没有附加过度的政治要求;并且中国在能源合作下实施一揽子经济交换计划,包括对非洲的大坝、公路铁路建设、电厂以及国民住宅的投资。而西方公司则非常呆板,他们只会将石油交易做成政治交易,而不会将石油交易做成基建交易,他们不会想到为非洲建设电厂可以改善非洲的交通,从而使得石油开采和运输变得更有效率。总之,西方对非洲不是残暴地推进“白人的民主”,就是推进“白人的负担”(提高援助)。

  西方和非洲拙劣的接触方式造成了“非洲陷阱”,而中国人则顺利地迈过这个陷阱。中国在非洲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想获得价值裁量权,它没有殖民历史,也不存在白人的负担问题,它是全面而广泛的交易,它购买非洲石油同时为非洲提供基建贷款,非洲人用石油收入或贷款购买中国建设公司的工程服务,于是卖给中国人的石油就不会变成钱被非洲官僚完全瓜分掉,它还变成了高速公路、医院、学校……

  无论是非洲高官还是普通民众众口一词表达中国人在非洲大陆扎根的韧劲、勤劳以及难以置信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实际上,这种工程学上的韧劲也体现在政治学上,中国人承认在非洲会遭遇某些“寻租”,但是中国人能够适应这一切,并努力消化寻租成本后从生产中获得收益。有西方战略观察家评论道,“印度人遭遇到官僚掠夺,会大叫大嚷,浪费一年的时间;非洲企业主遭遇掠夺后心灰意懒、萎缩生产,只有中国人对掠夺有预期,并努力生产做大蛋糕”,以至于非洲人都惊叹,中国人给非洲人“言传身教”一种非常有异于西方世界的“特质性文化”:西方人认为不民主就不会发展,而中国人则认为不和谐就不会发展。

  承认非洲经济嵌于政治,承认很多不完美的现实,承认不公平并试图让不公平变得可控而有序,承认在很狭窄的局限条件约束下也能有发展的勇气和机会,这也是整个儒教经济圈的国民认识重要内容,它有先天不足和诟病之处,但是它也为日后的改变积累机会和财富,从而创造更大的改革空间。中非关系的成功得益于中国人辽阔的哲学和“温和而化”的气质,诗人杜甫云:“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而非洲亦有谚语,“温和者终将继承地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