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统计局通报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06:4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GDP同比增长7.7%

  “保八”目标没有悬念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李秀玲)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我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时说,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1781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他认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实现全年“保八”目标没有悬念。

  中国经济呈现逐步回暖上升势头。李晓超介绍,一季度GDP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50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840亿元,增长8.8%。

  李晓超介绍说,今年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有望获得好收成;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继续增加。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方面,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进出口总额为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对外贸易虽然继续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李晓超认为,今年以来,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

  但他同时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下一阶段,中国仍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企稳回升内需起了关键作用

  消费、投资分别对GDP贡献4和7.3个百分点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李秀玲)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今天表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为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

  李晓超肯定地表示,随着一揽子计划的不断落实,今年前三季度GDP实现了7.7%,为实现全年8%的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实现全年8%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是没有悬念的。

  李晓超还表示,今年经济增速保持一个较快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从统计数据来看,投资对今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扭转下滑的趋势、逐步步入企稳回升的态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消费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实际增长17%,应该说是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也是经济步入企稳回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晓超说,无论从投资看,还是从消费看,也就是说从内需看,今年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内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目前不存在通胀问题

  但对通胀预期要给以高度关注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李秀玲)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但存在通胀预期。

  今天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但环比7月份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此外,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5%,截至9月份,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6%。此外,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1%。

  在回答有关“价格增长、通货膨胀”问题时,李晓超表示,从今年价格的走势来看,尽管同比还呈现出下降,但是从7月份CPI的环比出现持平之后,8月份、9月份环比都出现了上涨,PPI环比连续出现了7个月的上涨。应该说,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CPI还是PPI,环比都出现了上涨,存在着通胀的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以高度关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