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率或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7日 20:2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刘敏 任沁沁 王建华)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下周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驻北京的多名经济学家预测说,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很可能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这些经济学家预测指出,第三季度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将明显回升,呈现出投资增速加快,消费稳定增长和出口降幅持续收窄的强劲趋势,而通货膨胀的迹象尚不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表示,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总体效果积极。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1%、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达7.9%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良好。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估计在9.0%左右。”赵晋平说。

  他指出,中国的工业生产从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增长是积极的信号,而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恢复,出口下降造成的向下拉力也会逐渐减小,它们都是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加速的进程中,加上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整体基数较低,第三季度中国GDP的同比增速很可能会超过9.0%。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作出的预测较为保守,他预测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会攀升到8.5%到9.0%之间,且第四季度的增幅数值将比第三季度的更高。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贡献巨大,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全球领先。”庄健说。

  多家机构预测者也分别对第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持乐观态度。交通银行报告预计第三季度GDP的同比增速将达9%。高盛的预测最为乐观,它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会接近9.5%”。

  根据本周已经披露的数据,中国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继续下降而环比上升并开始转正,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幅也小于7月份的降幅而环比也在上升;9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逾10%,同比增幅高于8月份的同比增幅。

  第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比上季度提高9.9点,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比上季度回升8.5点;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攀升至54.3%,比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

  中国9月份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9%,比8月份的同比增幅提高约1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此前曾连续10个月下降;9月份出口超预期实现1159.3亿美元,同比下降15.2%,但环比增长11.8%,降幅比上月收窄8.2个百分点。

  中国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5.19万亿元;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

  庄健说:“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将会延续,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规模能量会继续释放,尤其是在基础建设、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还将持续显现。”

  赵晋平也认为,鉴于目前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刺激政策的效应会递减,一些着眼长远的经济政策的效应会滞后,因而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削减是肯定的,保持一定的力度也是必要的。

  经济刺激计划和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的积极效应值得肯定,但专家同时提醒,应当认识到刺激方案毕竟是短期应对措施,不能作为常态。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对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一向占有较高比例。而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市场萎缩和需求减少使得对外贸易依存度逾60%的弊端暴露无遗。

  另外,目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投资为主,其中又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如果继续高度依赖政府投资,很难改变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投资浪费。同时,服务业也不会较快发展,不利于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就业。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不够稳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自发回升的动力尚显不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赵晋平说。

  针对外界担心的上半年放贷规模急剧扩大会否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目前还未出现这种迹象,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继续执行,但是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刺激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汪同三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者,但是其人均GDP世界排名仍然靠后,因而不能盲目乐观,应当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据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秋季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GDP全年增速将达到8.3%,可以实现“保八”的目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