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大牛市。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1998年12月21日的9.55美元/桶飙升至2008年7月3日的146.69美元/桶,升幅高达15.4倍,远高于镍等金属约2-13倍的升幅。而从2008年底至今,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反弹力度为103%,仍然领先于主要的金属期货品种,仅次于LME铅116%的反弹力度。
同时,中国已是铜、铁矿石、铝等金属的第一大消费国,由此这些商品品种更是演绎了“中国需求+美元贬值”的完美风暴。
石油牛市的根基在于供不应求的格局,原油上涨的“中国因素”虽不及铜等金属大,但也在逐渐增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占据全球近10%的消耗量,次于美国的23.92%,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石油需求仍在高速增长,2009年二季度达827万桶/天,比2008年增9.54%。欧佩克预测2010年中国需求增长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贡献最大。
现阶段原油需求尚未显著回暖,美元因素主导价格走势,美元贬值可能推动原油价格震荡走高。而随着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原油的供给瓶颈会重新出现,长期看,原油价格仍有可能升高。供给一直收缩的重金属铅,其表现或比其他金属更好。前期铜价的强劲反弹受资金推动的影响更大,其价格已经反映“中国需求”,后市表现有待观察。
供不应求仍构成原油走牛基础
石油储量和产量的数据触目惊心,中国境内石油储量11年开采完,美国是12年,俄罗斯29年,全球是49年。考虑到欧佩克按照储量分配生产限额,欧佩克成员国普遍有夸大储量的嫌疑。2004年荷兰壳牌公司就因夸大油气储量22%,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罚金1.2亿美元,向英国金融局支付 3100万美元罚金。如果以夸大20%的储量计算,按2008年的产量计,至2054年所有的原油储量将被开采完;按2008年的消费量计,目前的石油储量只能维持到2045年。
原油等商品作为重要的生产性原材料,其需求变动跟各国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工业投资率为原油市场供不应求格局提供了一个佐证。二战之后,世界经济经历过两次高投资增长期(图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除美国外的工业大国均在二战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至1950年前后才陆续恢复到战前水平。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经济增长“黄金”时期,工业国家投资率一直在高位运行。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崛起,其产业经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渡,投资增速亦明显加快,亚洲四小龙的投资率同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亚洲四小龙”之后,“金砖四国”冒起,又是引发新的一轮工业投资高潮。以铜为例,申万的研究显示,20世纪60-70年代及80-90年代,铜的供求缺口与OECD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投资率的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新财富》,大宗商品将继续“牛市”,2006.4)。
哈伯特顶点魔咒
美国曾是19世纪全球最大的石油资源国,1970年美国日开采量为960万桶,当时沙特不足美国的一半。事实上,美国本土石油供应在1973年达到顶点,即“哈伯特顶点”,到1981年美国石油公司在本土48个州的油田产量不及原来的1/3,沙特成第一大产油国,美国成第一大石油和汽油进口国。1986年美国油田平均日开采量868万桶,2001年下降33%,仅580万桶。1988年至2002年,仅阿拉斯加的石油就减产50%。2004年美国日进口1300万桶石油,超过用量的60%,是1975年进口量的2倍。至2008年,美国日产量下滑至495万桶,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至73.86%。
有地球物理学家和石油分析师论证:沙特正越过哈伯特顶点。据罗杰斯(Jim Rogers)在《热门商品投资》一书中的记载,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就曾预言全球石油产量顶点在2005年左右,马修·西门斯(Matthew Simmons)也认为,沙特油田已经过了鼎盛期,“常规石油”时代已经结束,主要依据是:沙特5口大型油井均在1940年至1965年发现,产出从1951年至2000年占整个沙特石油的90%;沙特大型油田之王加瓦尔(Ghawar),是世上储量最大的油田,占沙特石油产量的55-60%,其资源的90%已被耗尽。第三方机构Aramco最后一次对加瓦尔进行探查与估算工作是在1975年,而下一代沙特油田的开发由于防砂作业、脱水率上升、压力减小等障碍,成本高昂。
“中国因素”渐浓
西欧主要工业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从来都是贫油国家,几乎100%依赖进口石油。美国自1973年越过哈伯特顶点后储量和产量均下降,目前美国和印度3/4的石油依靠进口;巴西需进口1/4;中国需要进口1/2的石油(表1)。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导致需求萎缩。2008年的日均消费量7923万桶/天,同比减少34.8万桶,降幅0.44%。尤以美国和日本为甚,二者2008年日均消费量分别减少109.8万桶、26万桶。与美、日需求减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需求强劲。中国日均消费量2008年同比日增38.4万桶,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占全球近10%的消耗量,仅次于美国的23.92%。2009年二季度,中国日均消费量达827万桶,比2008年的755万桶增加9.54%。而据欧佩克7月的预测,2010年中国需求增长对全球需求增长的贡献度仍是最大,各季度同比增长率分别达4.27%、2.78%、3.13%和3.68%,增长率远高于北美、西欧等市场,也高于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在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当中,“中国因素”渐浓。
金融属性助涨助跌
供求关系短期内改善有限
现阶段而言,供求关系的改善有限,对原油价格的影响退居其次。相关数据显示,供给仍会升高。2008年欧佩克成员国占总供给的45.94%,加上俄罗斯的16.53%,美国的6.88%,中国的5.28%,墨西哥的3.89%,挪威和巴西的2.93%和2.52%,垄断了83.97%的原油供应。而欧佩克基本上决定了全球石油供应量,与1983年相比,欧佩克的原油供应量几乎翻番,从每天1661.56万桶升至每天3309.3万桶,升幅99.17%,带动全球供应量增加37.44%,而同期东欧和北美分别下降了5.28%和36.05%。
从历史上看,欧佩克通常在经济衰退期减产以支撑油价,如美国互联网泡沫后及“911事件”期间,欧佩克产量从1998年的2773.97万桶/天降至2002年的2432.25万桶/天,减产幅度高达12.32%(图2)。与此同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却从1999年初的10.96美元/桶飙升至2002年底的28.66美元/桶,升幅61.5%。目前,随着油价从低位回升,欧佩克以减产推高油价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个产油大国俄罗斯的供应曲线却没有这么规律。1983-1999年,其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从约1270万桶/天下滑至720万桶/天,收缩43.21%。1999年后,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俄罗斯产量也逐步增加,至2008年其产量已达1202.89万桶/天,上升66.79%。一个原因是开采成本,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远高于欧佩克国家。银河证券的分析表明,中东地区由于油藏埋藏浅,开采成本在1美元/桶左右,美国本土开采成本在30-38美元/桶。数据显示,俄罗斯石油收入占GDP的30%,占外汇收益的60%,如果原油价格低于60美元/桶,俄罗斯的财政将出现赤字。因此,由于目前油价站稳60美元/桶以上,俄罗斯提升产量的可能性比较大。鉴于俄罗斯新油田产量高于预期,国际能源组织(IEA)因此上调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预测2009年将达5050万桶/天,提高20万桶/天。
其次来看需求,需求难以快速恢复。国际能源组织的预测较为悲观,其虽将2009年原油需求预测从8320万桶/天上调至8330万桶/天,但同比仍降2.9%(250万桶/天),为1982年以来需求的最大降幅;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2009年的原油需求为4510万桶,同比降5.1%,非OECD维持在3810万桶,同比降0.4%。
库存变化是最能反映供需基本面的指标。库存数据显示,馏分油和燃料油库存尚处高位,说明下游轻工和重工业需求仍然疲软。2009年4月,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历史高点,接近38000万桶;莫尼塔的跟踪数据也显示,OECD国家原油库存天数为62天,远高于52-56天的同期历史水平。但目前汽油库存处较低水平,成品油需求已回暖。中国的数据也是如此,2009年4月中石油、中石化的汽油和柴油库存分别为2200万桶和3900万桶,回落到2008年7月之前的水平,表明成品油需求逐渐回暖;3-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激增1600万吨以上,原油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
金融因素成短期原油价格催化剂
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48美元/桶跌至36美元/桶的2007-2008年度(跌幅76%,远高于1979年11月至1986年7月间的跌幅),石油仍供不应求,2008年石油缺口虽有收窄,但仍有720万桶/天的缺口(图4),主要因为亚太区需求仍在增长;而在2008年12月24日之后的6个月内,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没有变好,相反,供给升高,而需求有所下滑,布伦特原油价格却从每桶36美元恢复至74美元,升幅达103%。足见金融资本的杀伤力,金融资本的投机本性助涨助跌,原油价格暴涨暴跌。
实际上,2002年以来美元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度愈演愈烈,相关度在-90%以上(图5),这与2001年以来不断注入的超额流动性密切相关。而在2002年之前,如1986年原油价格跌至每桶10美元的同时,美元汇价也屡创新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二者也曾脱钩。
美元贬值可能性仍较大。莫尼塔的研究认为,若美元大幅贬值,流入美国国债寻找避风港的资金开始流出;而金融危机的缓解,促使部分资金重新流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市场国家,而新兴市场国家高速发展的预期可能重新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从全球石油消费量/GDP的角度看,采用过去5年均值计算,2009年全球经济可以承受均价70美元/桶的油价,上半年原油均价为57美元/桶,莫尼塔认为下半年可能达到80美元/桶。
但长期来看,原油价格的最大影响因素回归到供求关系上。随着全球经济的企稳,原油的工业需求也将稳步回升,1999-2008年支撑原油走牛的供给瓶颈又会出现,原油价格或许仍将升高。
此外,除了供求关系和金融属性,替代能源的进程也像悬在石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替代能源的大规模商用还有待时日,以光伏为例,汇丰研究就认为其大规模商业应用在2012年之前难以实现,因此,替代能源在较短时间内还难以撼动石油作为能源中心的地位。不过,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向新能源产业倾斜,替代能源最终肯定将成为影响石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铜等大宗商品同样演绎
“中国需求+美元贬值”的完美风暴
历史上看,20世纪存在三个商品超级大牛市,1906-1923年、1933-1953年、1968-1982年,平均延续时间17年左右,分别对应老牌发达国家和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太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而最近的一轮商品大牛市起点是1999年,对应的是“金砖四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本轮商品大牛市中,基本金属的表现仅次于原油。从1998年12月21日至2008年7月3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升幅逾15.4倍,LME镍是12.7倍,LME铅8.4倍,LME锡6倍,LME铜5.7倍,LME锌5.2倍,黄金3倍,LME铝1.9倍。而从2008年底反弹至今,LME铅的反弹力度最强,达116%,高于布伦特原油价格的103%,也高于LME铜的91%、LME镍的88%、LME锌的66%、LME锡的64%、LME铝的33%。
一方面,“中国需求”已经深刻影响了大宗商品的定价及价格走势。中国已是最大的铜和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世界金属统计》显示,中国铜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从1990年7%上升至2005年的22%,至2008年达28%。中国2003年消费了全球钢铁供应量的1/3,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中国2003年消费了全球钢铁供应量的1/3,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中国年进口铁矿石量从1979年的738万吨,迅速增长到目前的4亿多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0%,这引发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2001年11月7日的843点狂飙至2008年5月20日的11793点,升幅13倍。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铝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1/3,但由于铝的储量较为丰富,其表现不如其他金属。
铅的表现仅次于原油。罗杰斯曾在《热门商品投资》一书中评价铅,“铅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例证:在需求下降时,依然可能出现一个巨大的牛市”。的确,铅的供应一直在减少,前三大产铅国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的铅产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美国,自1999年以来产量持续下降。世界上最大的铅矿康宁顿矿(Cannington)归属必和必拓,是1997年以来唯一新开的铅矿。由于铅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全球的铅冶炼产量也在下降。而铅的可锻、柔软、密实、抗腐蚀等特性,使得铅在失去油漆和汽油两大市场后,又重新在SLI(发动、照明、点火)汽车电池中找到用武之地,目前70%的铅消耗在这个市场上。
由此,“中国需求”又在铅的消费中凸显其重要地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1月,中国共售出汽车73.55万辆,超越美国的65.7万辆,登上全球汽车销量榜的首位,而这一数据仍在刷新中。而且,工信部2009年6月17日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7月1日实施),适用期至2010年12月31日,明确将铅蓄电池列为汽车储能装置的成熟期技术,相比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等,铅蓄电池获得了政策支持,在2010年底前仍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小金属(如镍、锡和锌)市场也显示出“中国需求”的强大威力。镍主要是不锈钢产品的原材料,广泛用于车辆制造、远程通讯、工程施工、化工工业和食品工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制造等行业。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过去一直是镍消费的主力军,2005年以来,中国的镍需求量上升为世界首位。据估计,中国在2010年的镍产量将达到每年5万吨左右的水平,而自给率将从2007年的80%下降到2010年的50%左右,意味着到时中国市场五成的镍需要进口。而且,经过2008年的调整之后,不锈钢厂商开工率持续上升,也将再次拉动镍需求。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全球锌的总需求量为160.6万吨,其中中国需求为52.52万吨,占比33%。同样,中国也是锡市场的最大买家,占全球锡消费量的近32%。
另一方面,美元仍处贬值通道。美元指数已从2001年的121跌至2008年3月的71,贬值41%。申银万国的研究显示,欧美国家的超额流动性与大宗商品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在1999年开始的上轮商品牛市中,全球的超额流动性扮演了比实体经济层面更为重要的角色,对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作为全球流动性输出的源头,2001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急剧上升,2005年底超过6%;奥巴马政府估计,2009财年(2008 年10 月-2009 年9 月)的预算赤字将高达1.75 万亿美元,占GDP 的比例升至12.3%,为二战以来的新高。与此相对应的是,2001年以来全球外汇储备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增幅超过20%,2005年三季度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至2008年二季度达到顶峰,增至7.01万亿美元,不断注入的流动性侵蚀美元价值的同时,推高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