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沃斯年会: 关注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2日 04:16  金融时报

  记者 肖林江

  这次经济危机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向资本市场注入资金,或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入,效果已经显现,股票市场率先反弹,大宗商品价格也走出低谷,港口货物吞吐量这两个月也在缓慢回升。在以“重振增长”为主题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企业家、学者们更关心世界经济在“大病”一场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中国银行常务副行长朱民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乐观,他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比较稳定,消费也在持续增长,但不足的是上半年贸易额在减少。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高速铁路,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正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也采取修建公路等刺激经济措施,当时也有不同的观点,但现在来看路面上的汽车已经是满的。

  巴林经济发展署行政长官卡里发(Khalifa)也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在过去10年中,我们努力使经济多样化,推动全球事务的发展。未来海湾地区将更多地融入全球中去,将通过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减轻我们对单一资源的依赖。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更看好亚洲地区。”

  作为私募基金的代表,黑石集团大中华区高级执行董事梁锦松则认为,目前实体经济还没有真正反弹。各国政府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有一个明确的退出时间表。解决通缩比解决通涨更难。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院主任竹中也持较谨慎的观点:“目前我们进入W形的经济复苏进程,日本经济今年实现了增长,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美国市场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日本政府这些年来就在不断增加投资,但应该将政策从只是拯救那些遇到困难的企业,转向惠及全社会。另外,政府在注资之前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的评估,不然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不断注资,那样效果不大。这就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认为,过去12年美国就像喝醉的水手那样盲目消费,依靠泡沫生活,这是不可取的,未来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更关注于实体经济。中国今年前两个季度银行信贷已经达到7万多亿元,中国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平衡的增长,就要解决经济增长中是追求量还是注重质量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国内消费依然不足。

  朱民在发言中也认为,当前美国、欧洲正去杠杆化,而中国、日本正在削减产能。中国应考虑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即中国是继续扮演出口大国的角色,还是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世界经济还在复苏过程中跌撞着,学者与实业界对全球经济增长还没有很大的把握。大家在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看到希望的同时,也担心在这次拯救危机过程中,如果经济没有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就有可能出现新的泡沫,或者出现像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策递减效应。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