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应在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中有所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06:29  金融时报

  黄丽珠

  主持人:本报记者 黄丽珠

  对话嘉宾: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何德旭 博士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为此,国务院近期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门研究部署,提出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实行严格有保有控金融政策以及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等五项应对政策。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强调,在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过程中,金融政策应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先转变,并根据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采取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这一顽疾存在的根源

  记者:相关数据显示,除一些新兴产业首次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外,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新问题,但金融危机催化其暴露得更为突出。您认为这一顽疾难以根治的根源是什么?长期存在的危害有多大?

  何德旭:可以说,近年来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机制、投资体制、地方政府行为等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危害显而易见。它加剧了产品市场价格的无序竞争,甚至造成企业破产;也不利于产业升级。同时加剧了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金融在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中的作用

  记者:在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过程中,金融应该如何作为呢?

  何德旭:金融政策应该尽快从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先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当局和相关主体必须根据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采取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具体而言,应注重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有必要继续保持较为充裕且合理的流动性。治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不能忽视经济环境整体状况。目前,全球经济仍然没有出现明显起色,中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本方向仍需坚持。

  二是有效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产能利用的内外转换。应该注意到,此次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出现,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出口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跌幅,从而导致用于出口的产能大量闲置或者呈现“过剩”状态。这也是传统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注重调整并充分利用相关金融杠杆、金融政策与金融市场,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引导出口产能平缓地转换为内部产能并为内需所吸收。

  三是金融政策的重心应有所调整并有所侧重,立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是痛苦和复杂的,为了促进内需,拉动消费,应该保障并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同时,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金融政策应继续大力支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产业的投资与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在这方面,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将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适度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的同时,着力调整贷款的投向、规范贷款使用、强化贷款风险约束,特别是严禁大规模信贷资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

  多管齐下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

  记者: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投资拉动,这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国进民退”现象,政府部门投资部分“挤出”了私人投资,意味着在此次经济增长中私人部门和民营企业的作用被边缘化。您认为金融政策应如何协调好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投资的关系?相关政策法规应做怎样的改进?

  何德旭: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以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为主导,那么私人部门和民营企业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被“挤出”,这将不利于优化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关系。因此,金融政策应该向促进私人部门投资、吸引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结构调整方向倾斜,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的效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做大做强。

  当然,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也要多管齐下,除了注重发挥金融的作用以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加强行业生产准入条件制定,特别是防止那些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严重的企业盲目发展;同时,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与落后,保证整个行业运行在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合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