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9月8日首次公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报告就目前银行业的焦点问题对银行机构总分行高管进行问卷调查。对于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56%的银行家认为最坏时间已经过去。同时认为,支持银行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并没有因危机而改变,特别是居民理财意识的提高和财富收入结构的变化,将给银行带来新的机遇。
信贷投放要服务经济结构调整
上半年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成为关注的焦点。70%的受访银行家表示,2009年的新增信贷投放规模将超过2008年20%以上,其中基础设施行业是信贷投放的重点,新能源和农业也受关注。
虽然信贷规模激增,高管们仍感觉到很大的经营压力。在谈到2009年经营中面临的最大挑战的问题时,90%的受访者认为是利差收窄。2008年底以来,银行信贷投向的主要领域为铁路、公路、其他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大型央企等,这些项目和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定价权,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差水平。扩大信贷业务规模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应对策略。
然而,上半年高速信贷增长并未给银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单纯依赖规模获利的想法受到挑战,目前银行高管们更加关注信贷结构的调整,信贷结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建行副行长朱小黄说:“我们要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要发挥重要作用,优化信贷资源的配置,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现在,银行要克制金融冲动,从规模冲动回归到结构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建行就决定在信贷结构调整中,积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相对从‘两高’行业退出,目前已经退出了647亿贷款。”
高速放贷可能催生银行业不审慎行为
在信贷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成为市场的关注点。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会出现不良贷款的集中上升和暴露,但80%的银行家预计自己所在的银行未来三年的不良贷款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他们提醒,高速增长的信贷投放可能催生银行的不审慎行为,同时行业和区域集中度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值得关注。
“在经济下行周期,国内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支持了信贷增长,但必须在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之间求得平衡。目前银行信贷长期化、财政化,贷款集中度高,项目资本金不实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只有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健持续的信贷支持。”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说。
虽然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但是银行家仍然看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居民资产正在从以储蓄为主,逐步调整为储蓄、理财、保险、投资等多种渠道投资。对于银行业经营而言,越来越多的银行储蓄存款将被各类理财产品所替代。这一变化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促使商业银行及时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服务方式。”
应转变高资本消耗的业务模式
今年高额信贷投放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特别是中小银行感到资本金不足压力。
巴曙松算了一笔账,上半年7.37万亿的信贷投放,如果按照资本充足率8%, 100%的风险权重简单匡算,上半年需要5000多亿的资本金。“一直以来,银行以高资本消耗的贷款为主要业务,而其他业务发展不足,对资本金的依赖程度高。今后应当考虑要转变这种资本消耗的方式。” 巴曙松说。
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发行次级债,如果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太多,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风险。近期,为了防范此类风险,银监会表示,有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业务隐藏潜在的风险,增长速度较快,导致资本充足率接近8%的最低监管标准。
为此,银监会对这些银行进行风险提示,拟对银行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务资本工具分年从附属资本中扣减,提高银行的资本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