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辉煌60年:开放中国 拥抱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 10:20  人民网—人民日报

   穿越共和国60年的时空隧道,对外开放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亮点。

    60年前,遥望刚成立的新中国,欧美人士议论纷纷:“一个闭关锁国300年的贫弱之躯,能否跟得上世界经济步伐?”

    30年前,面对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国际社会一片质疑:“让全球1/4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这种先例有过吗?”

    历史总是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创造奇迹。

    今天,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空前巨变,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彻底转向开放型经济,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新路的成功范例……  

  外 贸

辉煌60年:开放中国拥抱世界

  大进大出齐跨越

  结构转型上台阶

  在重庆,许多中老年人都知道“猪鬃大王”古耕虞,他的生意曾占据世界猪鬃贸易半壁江山。60年前,中央领导同志委托古耕虞创办猪鬃公司,为新中国发展外贸。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猪鬃等农副土特产仍是中国出口的主打商品。

  新中国成立前的百余年,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不平等地位。1949年后,伴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一直在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经济,外贸的功能仅限于调剂余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外经贸事业扬帆起航。31年前,国内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广东东莞开张。正是从这里起步,我国外贸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大进大出”的惊世跨越,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第二大出口国。

  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达2.56万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2267倍,是1949—1978年总和的15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50年的0.9%升至2008年的8.86%。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十几家专业外贸公司,到2009年已逾75万家。1950年,前苏联和香港两地贸易额占我出口总额的53.6%,而今,我贸易伙伴已增至220多个,市场日趋多元化。美国专栏女作家萨拉·邦焦尔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一年不买中国货。但最终她发现:全家人的生活根本就离不开中国商品。

  深圳海关离休老关员、高级关务监督吴国进感慨:“现在不少香港人更喜欢来内地采购。”据海关总署统计,中国海关平均每个工作日验放102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征收36亿元税款……

  出口商品结构之变更令人振奋,实现了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中国人再也不是只能卖些生铁、肠衣了。”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世界第一,近年手机、彩电、集装箱、磁头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已达57.6%。

  【延伸阅读】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见证了这一变化。自1957年始,广交会已举办105届。除了规模最大、商品最全、客商最多,广交会还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打响中国自主品牌搭建了大舞台,海尔、美的、正泰、万向、飞跃、舜天……一批知名出口品牌从广交会奔往世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广交会主角。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中国制造”进军“中国创造”,共和国迈出了坚实脚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