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国60年:从票证供应到刷卡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11:14  大众网-大众日报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品供应不足,不得不对食品和日用工业品实施票证供应制度。“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即使拿着钱也‘ 寻粮无门’,很多时候全家人加起来的‘粮食定量’都不够吃。”山西省曲沃县居民张质斌回忆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生产力提高了,不少农民手中都有了富余的农产品,有了市场交换的需要。”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放宽政策,在城乡一统天下的国有经济之外,对个体经营者打开了“一扇门”,而商业以其“一放就活”、立竿见影的特点成为最先吃螃蟹的行当。

  对国有商贸企业的让利放权,也成为搞活城乡流通的重要一笔。许多国有商业企业从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始,走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于2004年12月11日全面向外商开放国内零售批发市场,沃尔玛、家乐福、TESCO乐购……这些以前陌生而遥远的国际零售“大鳄”,如今已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也重获生机。1979年,我国开始开放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允许城市郊区的社员进城出售自己的产品。此后,陆续恢复和发展了一批农贸市场、自由市场、日用工业品和小商品市场。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原有的批发体制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市场定价是商品自由流通的前提之一。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由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老百姓购物方式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进程。从连锁超市诞生开始,短短60年内,我国历经了发达国家零售业态150年的沧桑变迁,便利店、折扣店、超市、百货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销售等新老业态均已现身中国。

  流通日益繁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断加大。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较1952年增长了392倍。目前,99%以上的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

  购物有储值卡,健身有会员卡,出国消费有VISA卡……在“票证经济”已然远去的今天,人们已不满足于用现金购买所需商品,各式各样的“卡”成为新的支付工具,“我国已跨入‘刷卡经济’时代。”宋则说。

  (据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