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绸缪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0日 16:09  福布斯

  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个人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是大势所趋

  《福布斯》中文版2009年八月刊      文 Zhu Changcheng

  冯琛是星光国际传媒投资经理,已经在担保和产业投资等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去年,她一边为电影项目寻找数千万人民币的项目融资,一边却在个人投资上犯困。当时,股市飞流直下,毫无见底迹象。冯琛清仓而出,资金找不到好去处。买国债?不甘极低的回报率重新建仓?信心似乎又不足。买基金?买哪支?如何买?冯琛陡然保守起来。几经考虑,她选择了银行基金定投,每个月定额投资1,000元用于建设银行某基金定投产品。这笔“小”投资虽然没有解决她的投资困惑,但借此契机,冯琛第一次考虑起20年后的养老问题。她认为,“基金定投相当于强制储蓄,通过银行渠道省事。”

  基金定投对养老投资的贡献在于,“基金定投能够帮助投资人平均成本,分散风险。同时坚持长期投资也能较好地把握住市场上涨的机会。”光大保德信总经理傅德修说。他主张,养老投资需要分散风险,其中基金定投、企业年金、保险都是分散系统风险、配置资产的好选择。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考虑用月收入的20%,用于这些长期投资品种,为弥补政府养老金的不足之处做准备。

  日本皇家养老庄园管理公司董事鞠川阳子说,“日本年轻人一般会用10多年的时间还完房贷。35岁之后所有行业的人士都会考虑金融投资。”在日本,全社会总计1,400兆日元的金融资产中,54%掌握在60岁以上老人手中。老年人持有有价证券中:股票占32.4%、投资信托占24.0%、国内债券占12.5%、其他占20.0%、外币占11.1%。这个比例可供中国人养老投资做参考。

  冯琛的养老投资分散在3个领域,除了去年开始的基金定投产品,3年前她就开始每年固定投资1万元左右用于购买金币。这得益于她有独特的购买渠道。与黄金金条相比,“金币在邮政市场容易变现,而且金币价格受藏品价格影响,而金条价格受金价影响。金币比金条的保值性更好。”这样,冯琛每年固定用于基金定投和金币的固定投资为2万元左右。冯琛的第三项准备是保险投资,10年前她就已经购买了平安的重大疾病险和寿险。每年要为此再花去2万元左右投资。总共为养老投资的固定投入达到每年4万元。

  比日本人尴尬的是,中国人目前能够在市面上找到的长期投资产品并不丰富,既有产品也缺少海外资产配置。即便是冯琛这样的投资人士,也没有太多的资产选择。

  对养老投资,冯琛担心的是,未来社会保障究竟能给她带来多少保障。“社会保障的大趋势是政府供给部分逐渐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例)一般在40%到60%之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仝利民说。中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以1997年为界,在此之前退休的老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为80%,而此后退休的老人的替代率只有60%。随着中国继续老龄化,今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将极为有限。冯琛仍然担心金融产品在长期投资中的风险。由于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冯琛对这一行业的道德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始终存在着顾虑。

  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危机已经发生在日本。这是过去20年日本经济停滞的后果。在日本经济最辉煌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维持终身就业格局,每个退休员工差不多可以从雇主那里拿到少则上千万,多则数亿的一次性给付的退休金,以及政府社会保障的退休金,替代率高到70%。

  但这种养老格局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终身雇佣制的没落而成为明日黄花。现在,“日本最低的一些行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30%,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都已经很困难。个人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是大势所趋。”鞠川阳子说。

  冯琛的养老资产中的第一大王牌是房产。她很庆幸早在1994年就在中山公园附近购置了物业,过去15年,这套房屋的单价已经上涨5倍以上,占据其所有资产中的压倒性多数。但对国外盛行的“倒按揭”(又叫“住房反向抵押”,指人们在年轻时为买房按揭多年,到老了再把房产抵押,按月领钱用于养老,辞世后住房由金融或保险机构收回还贷)方式并不能接受,“中国人还是不习惯将自己的房屋卖给银行,要在自己的房子上插入别的机构作为共有人,感情上无法接受”。作为曾经的抵押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冯琛的另一个专业理由认为,银行放贷更精明,老百姓将房产分期卖给银行,肯定算不过银行。她坚持认为,尽量少给银行提供收息机会是一条通用的理财原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