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成品油价年内二次下调 > 正文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中国式成品油调价,民众嫌定价机制透明度不够,国家涨多跌少;中石油、中石化称,定价机制太透明,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发改委表白说,我们是间接接轨,用心良苦。
6月底,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民众反应激烈,认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比美国还高、定价机制透明度不够;7月底,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多数民众对此表示认可,但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目前的定价机制太透明,助长了投机、囤货等行为,不利于整个油品市场秩序的稳定。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高低,以及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所依据的现行定价机制呢?
油价比美国还高?
作为消费者,普通民众最关心的还是油价的高低,有人将中美汽油价格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中国油价比美国还要高1元多。虽然中石化、发改委都对此做出了解释,但是我们首先要问,这种比较的意义何在,中国的油价应不应该比美国高呢?
“原油是一种非常国际化的产品,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原油的基准价格,但是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不同,尽管它的原料是原油,但是成品油价格又受到一国财税政策和加工提炼技术的约束,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比较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这样告诉《小康·财智》记者。据此,可将世界主要国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即同时扮演着国际原油生产大国、原油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多重身份的国家,这类国家的成品油价格处于中等水平;第二种是像欧日这类发达国家,他们的原油主要靠进口,但是国内拥有相对发达的炼油体系,这类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较高,其中税收部分占比较大;第三类国家是指像中东原油生产国这类国家,它们本身是原油生产大国,但是自身消费水平很低,所以成品油的价格也非常低。
“成品油价格既反映了本国的发展阶段,体现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又体现出了一国的油源是什么,是自身生产还是进口,这些方面的差异性使得成品油价格不同,所以我认为拿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与美国比,不是不可以比,但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王震称,看中国油价的高与低,需要看我们的政策意图,需要看消费者最终负担了多少,所以有人提出了裸价这个词,虽然含税价,中国成品油价格比纽约高,但是扣除税收部分,裸价与纽约基本持平。王震提醒人们,这个基本持平也是有差别的,首先,中国经济处于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油企加工提炼成本必然要比美国高。其次,原油价格上涨与美国汽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也并不一致,原油价格上涨100%,美国汽油价格可能只是上涨了50%,这是因为原油价格上涨后,美国的炼油企业通过自身管理消化了一部分这种上涨。
如此看来,中国油价高在税收,但是因为国内石油资源贫乏,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并且对石油的需求更是增长迅猛,因此国家必须通过税收手段,引导石油合理消费,这也正是目前成品油价格所体现的政策意图。至于当前的价格合不合理,要看大家能不能接受,如果人们觉得价格太高了,那么自然会减少消费量。
实用的间接接轨
普通消费者认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够透明,油企一喊亏损,油价就要上调;中石油、中石化认为,目前的定价机制太透明,导致市场投机、囤货行为不断。那么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按发改委的说法,中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
何谓间接接轨,王震这样解释道,大家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方向没有什么争议,但是目前的情况还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希望现行的定价机制可以反映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考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现行机制参考一定时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这是在接轨,但是它参考的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相关油种移动平均价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是间接接轨。同时,发改委实行的是限价而非定价,它规定的只是上限,批发零售商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这个限价范围内自由调整价格,限价就是间接。
正是由于现行机制具有滞后性,导致每当出现调价的时间窗口时,各界就开始猜测油价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波动。于是有人建议,缩短调价的时间间隔,加快调价频率,将按月调整改为按周调整。王震认为,加快调整频率,这就是向着市场化方向走,但是由于这种产品的影响面比较大,目前的这种经济形势,并不适合进行这样的调整。通过22个工作日调整可以有效地削平油价波动的波峰和波谷,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改为按周调整,则会加大油价波动的幅度,不符合宏观调控的需要。“间接接轨好不好,从长远看,它就是阶段性问题,从目前中国的情况看,它就是个现实的问题,它是能够反映目前国家基本情况的一个操作手法,相对来说可操作性要大一些。”王震说。
关于市场上的囤积或者投机行为,王震认为,即便是完全市场化了,这种行为也会存在,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按月调整油价可能会增加一些这样的风险,但是它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大家都知道是按22个工作日调整,但是谁也不是完全明白,并且大家算出的结果也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政策的高明之处,它既按一定的规律操作,又让人无法完全掌握,发改委拥有一定程度的价格管制权力,不可能完全透明。
理顺机制的关键在竞争
提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顺机制,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任何东西不紧缺的时候,就比较好解决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东西很紧缺的时候,根本就谈不上理顺价格的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供应的问题,只有供需能够比较好的自动调整,市场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个机制才会顺,才能够通过价格的高低影响供需的变化。”王震分析道,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市场参与主体和我国市场本身能不能够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重要原料的原油是个非常国际化的产品,将来我们怎么样形成更国际化的市场价格机制;二是就成品油来讲,怎么样使批发零售市场有充分的竞争,以及一些价格发现的机制。
实际上人们会发现,在前一段时间,市场较疲软的时候,一些加油站并没有随着发改委涨价,这就说明供需在发挥作用,说明在成品油的零售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单纯的零售竞争还远远不够,虽然目前国内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属于中石油、中石化。王震认为,成品油来源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竞争性,才会导致最终零售的竞争性,如今这个领域的竞争肯定是不够的,除了进口,就是国内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的炼厂。“将来,在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期货交易所推出成品油期货交易,再加上现货市场,市场参与主体实现了多元化,我觉得就有可能形成每天的成品油基准价格,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所以理顺定价机制,从国家宏观层面讲,目前有些条件我们还不完全具备,关键是将来我们怎么样的调节供需,尤其是充分保障供给,使市场能够充分竞争。” 王震说,“今年油价相对低的情况下,放开是比较好的事情,但是如今这种经济形势,很多情况是不可测的,这样我们的行为可能相对要保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