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建国六十周年经济报道 >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年战乱影响,全聚德的经营已经岌岌可危,当时第四代老板的夫人为了维持经营,当掉了自己的嫁妆。1952年,公私合营拯救了全聚德。
1988年,姜俊贤到美国进修,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美国的连锁经营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对连锁经营还不太理解,很难推动。“我记得当时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的同志非常不理解,甚至这个词都不懂,什么叫连锁,当时的这方面资料也很少。”
全聚德第一本连锁经营手册是参考了当时肯德基与中国的合作合同。这份手册在中国餐饮服务业连锁经营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009年恰逢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这六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新浪财经将推出大型专题《甲子兴邦——中国经济六十年经济报道》,向共和国生日献礼。
8月13日,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姜俊贤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介绍全聚德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秘诀,并讲述了全聚德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食品行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勇敢突围,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
以传统挂炉烤鸭闻名世界的全聚德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过了145年,全聚德从一家小鸡鸭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涵盖多个著名餐饮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集团,目前拥有81家国内外直营和连锁企业。
解放前夕:企业岌岌可危
从一个肩挑、担卖路边的小商贩发展成为北京的天下第一楼,全聚德成为当时非常有名的餐馆。不过这样的好景在解放前夕岌岌可危。由于连年战乱,企业已经难以周转。
当时第四代老板的夫人现在还健在,她回忆那段历史,当时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连自己的嫁妆都当掉了。最后全聚德不得不向政府提出歇业。
当时刚刚城里的北京市政府对中国的老字号品牌非常重视,认为全聚德这样知名的餐饮企业不能倒,所以它在1952年成为了最早的第一批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政府注入资金以后,全聚德又重新发展起来。
和平门店:亚洲最大的餐馆
1959年,全聚德在王府井建立了第一个分号,到了1979年全聚德又在和平门建立了第二家店。这家店可不一般,直到目前为止,15000平方米的餐馆还是为数不多的,在当时号称是亚洲最大的餐馆。
当时外宾到北京来一定要尝一尝北京的特色食品,而全聚德烤鸭显然不容错过。于是周总理建议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一代选址再建立一家全聚德分店。当时选址选在前门老火车站东边那个地方,后来因为离市公安局太近,怕国民党特务搞破坏,才又选在和平门。主要是考虑到交通比较方便,而且距离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都比较近。从地图上看,中南海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和平门全聚德三点正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改革开放:三店归一 A股上市
经过这两次发展,全聚德前门、王府井、和平门三点贯穿,在北京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成为国家外事期待的一个窗口。不过这三家店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以至于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品牌、商标的所有权,三家店发生了争论。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到了1993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全聚德集团,把这三个企业联合起来,全聚德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1993年到现在的16年的发展,全聚德从北京三个店发展到全国80多家企业。
全聚德目前在海外有5家店,下一步将会拿出更多的精力发展海外,不过重点还是放在国内。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大形势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能力提高了,全聚德的营业收入大幅度的增长。通过引进连锁经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迅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
2007年全聚德实现了在国内A股的上市,成为一个现代的上市公司。
连锁经营:边摸索边尝试
全聚德的连锁经营算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头。1988年,姜俊贤曾经随国务院组织的企业家培训团,到美国去进修了两个多月。在那段时间里面,他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美国的连锁经营发展。
“那时候看到美国到处都是麦当劳、肯德基,我们住的饭店是希尔顿,也是连锁经营这种方式。”回国后,他一直有这样一种愿望,如果中国的商业也要得到迅速的发展,一定要学习和借鉴美国这种成功的经验,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来发展,调到全聚德后,这一想法得到了实现。
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对连锁经营还不太理解,很难推动。“我记得当时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的同志非常不理解,甚至这个词都不懂,什么叫连锁,当时的这方面资料也很少。”
全聚德第一本连锁经营手册是参考了当时肯德基与中国的合作合同。这份手册在中国餐饮服务业连锁经营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姜俊贤认为,连锁经营的最大好处就是它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来实现低成本的迅速扩张。同时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扩张的速度过快,后期处理不到,很可能损伤原有品牌甚至导致经营失败。(元平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