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干胶中国行贿岂能入乡随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0日 13:56  新华报业网

      8月4日,艾利丹尼森公司亚太区传讯部经理卢凯欣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其不干胶中国公司为了获得订单,的确以巨额资金向中国的相关政府部门行贿,并得到了利润丰厚的警车合同。随后,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本报发来了一份致媒体的公开声明。声明中,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8月9日 东方早报)

  笔者认为不干胶的洋腐败可能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正如当年朗讯门行贿的当事人所言:"在中国,你不贿赂就根本拿不到订单!"这说明在我们国家正是由于市场无规则的恶性竞争的存在,扭曲了市场的作用,也扭曲了跨国公司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只能铤而走险,选择"入乡随俗"跟着变坏的手段来获得巨大的利益。

  不过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正式制定《反海外腐败法》来禁止企业在海外的腐败行为,当时虽然招致美国众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在海外有投资的跨国公司的激烈反对,但还是通过并实施。美国制定法律严惩海外行贿者是基于美国人普遍认为,虽然这些企业行贿的对象是外国团体和官员,但是,这种行为既违背了美国公众的道德期望以及价值观、又腐蚀了公众对自由市场体系的信心,其消极影响还会传导到美国国内,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这次美国证交会接受了艾利丹尼森公司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建议,并要求该公司立刻停止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行贿行为。

  其实人们看得很清楚:行贿与受贿,本来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且都是犯罪。国内外司法专家看得很清楚,行贿如果成风,对社会的影响巨大,从美国不放过跨国公司的海外行贿可以看出:各国各地对行贿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但可悲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行贿,却常常被国外监管部门所发现,反而我国相关部门却蒙在鼓里、更谈不上查处外企这种非法行为了,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其实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对本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活动是否合法、是否涉嫌腐败等问题进行监控,并有着严厉的处罚措施,使得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活动受到严厉的约束。

  近几年,综观各种行贿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以前大部分用的是钱财,现在除了钱物还有送肥差甚至美色的,甚至资助其子女去海外留学,行贿受贿应该说是人们深恶痛绝的毒瘤。如果行贿罪被轻纵,会给社会造成行贿无罪的错觉,同时,由于行贿的成本与收益不成比例,必将助长社会的行贿歪风,伤害的不仅是我们的经济,也是我们的心灵,所以不干胶中国行贿门再次敲响警钟:对行贿必须严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