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监会左右开弓 房企现金流将受影响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新政解读

  在银监会要求各地银行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后的十天内,一个针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管理办法于7月27日强势出台——《固定资产贷款办理暂行办法》。随即,业内专家和地产人士纷纷讨论这一政策对楼市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上半年7.37万亿的天量信贷规模,已经让国内部分城市的楼市现状超过07年的疯狂。而本应投向实体经济却已进入股市和楼市的那部分资金,俨然违背了中央政府“保增长,防通胀”的经济旨意。虽然,我们无法准确测量这一新政对楼市产生的影响力度,但这个信号已经表明了房企现金流将受明显影响的后市走向。

  新政前的“情况不妙”

  7月27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提高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三条,主要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作出相应规定和要求。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后施行。

  此外,银监会当日还宣布,为加强项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促进项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银监会近日制定发布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据可查阅资料显示,早在今年5月,银监会就已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近日,财政部会计司称,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将部分银行贷款投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国内市场虚假繁荣的局面。而会计司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信贷资金流向的问题:去年银行共向1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发放的3.9亿元贷款中,到去年年底仍有1.3万亿元左右资金留在银行账户中。报告认为,上市公司拥有充裕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可能流入了股市和房市。与多数上市公司充足的流动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约40%的中小型企业已因缺乏资金而被迫停产或申请破产。与此同时,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6.2%,但企业银行存款却大幅增加,由此表明一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在6月27日的“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表示,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这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银行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自我循环。当资金在金融体系里循环,自我膨胀,而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泡沫由此产生。据魏表示,根据今年前5个月5.8万亿元的贷款规模计算,约1.16万亿的信贷资金流入到了股市。

  成都地产业内资深专家张宇良在其博客中撰文表示,“我们能够从实体经济依然艰难前行,而楼市及股市超前大肆回暖并一路狂奔的姿态,判断出大量资金流入了‘两市’。”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初步报道显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7.37万亿元,而6月份新增贷款量达1.53万亿元。通常情况是,流动性充裕下,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形成泡沫,并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财政部建议银行及时对贷款对象和行业进行调整,增加对小型企业的信贷供应,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引发高风险”,世家机构品牌总监朱洲如此解释新政的用意。“目前政策方面的调控和楼市的迅速复苏,已使楼市投资需求逐渐上扬。而中国股市与楼市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独树一帜的坚挺,更给了很多机会主义者以强烈希望。追逐暴利的心态必定会使一些人冒险走钢丝,利用固定资产贷款对楼市或股市进行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投资行为。”

  新政影响力有多大

  对于银监会发布的“二套房贷”的收紧政策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张宇良将其称之为两道紧箍咒。他指出新政的直接意图就是防止股市出现泡沫,夺走用于实体经济的资金。

  而朱洲则在记者的采访中表示,“对房地产来说  因为目前依旧是刚性需求占绝对主力。投资性需求目前约为15%,所以近期不会在成交量、房价等显性价格指标上出大波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一办法带来的潜在影响力,特别是它对将来或将出现的楼市非理性火爆的防范是具有实际力量的。而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获得,也将不会像以往那么便捷,现金流会受明显影响。”成都本土一家开发商的营销负责人也表示,“办法施行后对房企的项目贷款会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上半年资金回笼较快,所以影响力度有限。”

  股市可以筹措资金,楼市可以拉动经济复苏,自然功不可没。但在非常时期,这种比翼双飞的联手拉扯,则可能致整个实体经济于不义,以牺牲其他行业和中下阶层为代价,来谋其自身的发展,最终绑架经济,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复苏迟缓或严重伤害整体经济。

  然而,在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中,他们纷纷表示这一办法还不足以对资金充裕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产生资金影响,而主要约束对象将是中小型企业。“尽管如此,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它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多名受访者中被提及。本报记者 陈柏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