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输入型与内生型通胀因素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 05:09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央行日前对外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认为,二季度国民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经济主体信心稳步提高。CPI将会在下半年走稳,三季度末触底,但存在反弹可能。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是非常有效的,经济进入了一个触底反弹阶段,但复苏基础还不稳固,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另外,输入型与内生型通胀因素的增加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表示,虽然说现在谈通胀也许为时尚早,但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其中有两个因素对通胀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是货币供给因素。从长期来讲,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从以往经验来看,货币供给通过一到两个季度就会传递到通胀上来。今年上半年,M1、M2增速一路上扬并屡创新高。6月末,M1、M2同比分别增长24.8%和28.5%,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环比分别上升6.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比去年末分别上升15.7和10.6个百分点。6月末,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元。另一个是输入型价格上涨因素。今年3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涨非常显著,这些价格的上涨对发达国家影响也许并不明显,但是对“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制造业、重化工业推动增长的经济状况,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经济的通胀影响是比较大的。尽管CPI、PPI同比还是负增长,但这两大因素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来通胀心存忧虑,或将存在通胀逆转的可能性。

  对于物价的发展趋势,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半年,CPI连续5个月负增长,同比下降1.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下降0.3%,居住类价格下降3.9%,这两类价格持续回落影响CPI下降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CPI下行主要受翘尾因素的影响,上半年CPI同比增速如果剔除翘尾因素(-1.48%),新增因素其实是正增长(0.38%)。三季度后主导物价持续下行的负翘尾因素将逐步减轻。”

  唐建伟进一步分析指出,首先,当前宏观经济企稳回暖态势基本确立,总需求扩张将带动物价回升。随着国家刺激经济发展和消费的措施不断跟进,以及前期调控效果的逐步释放,总需求将继续扩张,从而增强物价上升的动力。其次,食品价格运行临近年内低点,将逐渐企稳。根据我国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未来食品价格的下降周期底部可能出现在第三季度。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食品价格可能企稳,并开始新一轮上升周期。再次,美元持续贬值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传导到国内。外部价格上涨必将推动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PPI走强,并传导至CPI。最后,各国央行注入的充裕流动性加大了未来通胀风险。宽松的流动性加大了未来全球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风险,从而也增加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综合上述因素,预计未来CPI、PPI降幅将逐渐收窄,CPI同比增幅在四季度有望转负为正,而PPI的“转正”则可能延迟到明年初。”唐建伟说。

  从央行测算的物价景气指数看,CPI先行合成指数目前仍处于下降阶段,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一致合成指数的预测显示,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同时,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总体来看,CPI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存在反弹可能。

  全球商品市场“输入型”通胀压力我们没法控制,而货币信贷走高可能引发的通胀我们则可以早作准备。考虑到目前推动信贷投放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将会增加;新建投资项目陆续下达,在建项目存在大量后续贷款需求等因素。唐建伟认为,应在下一步保持总体宽松的同时,加强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前瞻性分析,根据银行业盈利状况和通胀预期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通过信贷“窗口指导”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从数量上适度控制市场流动性,同时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

  当然,央行报告也指出货币信贷也存在放缓的因素,比如说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一些建设项目也预先储存了部分项目资金,上半年贷款有一部分没有实际使用出去;合格项目的开工节奏估计相对上半年放缓,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慢;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对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一定约束。

  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宏观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下一阶段应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