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预期显现 CPI将在三季度末触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 12:01  南方日报

  央行昨日定调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如火如荼之际,央行再次为中国经济形势定调。

  央行昨日发布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热度指数较上季上升7.8个百分点至-30.8%,是连续5个季度下降后的首次回升。

  “目前,国内需求继续回升,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除了对经济大势提出比较乐观的预期外,上述报告还明确指出,宏观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央行的报告称,中国经济未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将会增加;同时,鉴于流动性持续宽裕等现实,备受争议的“通胀预期”已经有所显现。

  下半年CPI面临反弹的可能

  央行报告指出,2009年上半年,CPI同比累计下降1.1%,其中,新涨价因素为0.4%,翘尾因素为-1.5%。

  央行还指出,受美元近期贬值影响,国际商品价格环比在2009年一季度已出现企稳迹象,二季度同比降幅减缓。2009年6月,国际原材料期货价格CRB商品指数同比增长-24.3%,环比增长-1.1%。

  有鉴于此,央行对于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的预期有所提升。“在一系列远超计划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中国经济被强力地拉了起来。”华安远见的投资分析师同时发表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下半年出现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的局面或难避免。

  华安远见的投资分析师在受访时分析:目前,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加一倍以上(96%),政府项目的完成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这一高增长意味着明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惯性也会非常大。

  此外,今年10月份美债发行洪峰将至,出于对美金、美债的恐慌,大量资金从美国出走倒灌新兴市场——事实上,今年第二季度已经有近千亿美元的资本流入国内,央行外汇占款又重新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

  未来货币信贷政策尚难定向

  央行此番发布新数据、新分析究竟暗含着什么样的政策预期?对此,受访的多位专业人士众说纷纭。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的经济形势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而,未来信贷、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小的、适时的手段出台是必然的。”但她判断:目前不可能推出提高利率之类的大动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受访时也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总体没有变化,所以央行不可能在利率和准备金率上有所动作,过于剧烈的市场操作也没有可能。

  “但是政策正在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微调。”李迅雷分析说,央行此次称有通胀预期,但也仅仅是预期,没有因此出台新的扭转性政策可能。“还有,实际的操作中,银监会有更多影响力,商业银行亦有自己的行动判断。因而后续政策怎么走,还是要看多方的协调。”

  左小蕾、李迅雷的上述判断,似乎与央行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下一阶段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相吻合,但值得提及的是,日前,央行在长春召开分支行行长座谈会,要求下半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华安远见的上述分析师就此解读和判断说,一方面,央行等部委可能会按照中央整体部署的要求“连续和稳定”的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另一方面,面对资产价格飞涨,央行在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程中会左右为难。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郑春峰

  实习生 褚颖春 信美利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