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通胀预期有所显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 06:41  信息时报

  预计CPI三季度末触底,制造业板块或迎来阶段性机会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凌慧珊

  央行昨日发布报告,报告预期CPI将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由于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同时,随着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通胀预期有所显现。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由央行的调查统计司发布报告提出存在通胀预期,传送出了微妙信号,预示着在楼市、股市步步上涨的局面下,央行对信贷投放的态度将有所转变。而央行“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转变为“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表述,也显示出央行对货币信贷的思路已趋于谨慎。

  政策重点或转向防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昨日发布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通胀预期有所显现,并预测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

  报告认为,从物价景气指数看,人民银行测算的CPI先行合成指数目前仍处于下降阶段,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一致合成指数的预测显示,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

  此外,2009年二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15.6%收窄至-8.9%,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同时,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总体来看,CPI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存在反弹可能。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对记者说,由于实际GDP增长率反弹到7.9%,因此预期政策的重点将由此前的促进经济增长,逐步转向防止投资过度和资产价格通胀。

  “第二季度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从第一季度的6.01%强劲反弹到7.9%,首次逆转了连续7个季度的下跌走势。特别是上半年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比计划的投资金额几乎翻了一倍,这意味着未来将会有大量投资。”孙明春据此认为,政府的政策重点将会转移,但由于通缩仍然存在,这一变化将逐渐体现。

  同时,野村证券认为,充沛的流动性造成资产价格通胀的风险正在上升,未来中国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也显示,二季度宏观经济热度指数较上季上升7.8个百分点至-30.8%,是连续5个季度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尽管仍处于不景气区间,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偏冷的担忧明显弱化;二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比上季上升4.6个百分点至12.1%,结束了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逐季下滑的势头。

  央行信贷思路趋于谨慎

  在广东科德证券分析师王泽辉看来,此次由央行的调查统计司发布报告提出存在通胀预期,传送出微妙信号。在楼市、股市步步上涨的局面下,央行对信贷投放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央行上周五发的一篇文章中也将此前一直强调的“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表述,转变为“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分析师称,央行关于货币信贷上的表述,显示央行对货币信贷的思路已趋于谨慎。

  “贷款是不是进入实体经济?信贷是不是收回来?监管层的压力也很大。”王泽辉说,可以预见,监管层未来将对信贷加以一定控制,对信贷走向进行追踪。另外,对于已经贷出去的短期资金可能会进行收回。

  不过,王泽辉认为,央行仍不会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因为现阶段保增长仍是头等大事,但如果股市、楼市连连飙升,则不排除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然后可能再考虑利率调整。”

  “央行报告称CPI存在反弹可能,这与市场的预期相一致。”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师高义昨日告诉记者,但央行此次的表述,只是表达对物价现状的看法,并不能据此认为央行未来在货币政策上会有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央行也指出,在促进信贷投放方面,存在推动和制约两方面因素。推动信贷投放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增加;新建投资项目还将陆续下达,正在建设的投资项目存在大量后续贷款需求;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可能继续上升。

  而对当前信贷投放起制约作用的因素则表现在,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一些建设项目也预先储存了部分项目资金,上半年贷款有一部分没有实际使用出去;合格项目的开工节奏估计相对上半年放缓,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慢等问题。

  自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多2.5万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34.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上升3.8个和15.7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当前贷款增长速度和新增额均创近年来最高纪录。

  “未来几个月,我们预计将会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紧缩政策,目的是为了控制银行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并给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降温。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已经不太可能,相反央行可能在2010年初加息81个基点。”孙明春也如此提及。

  央行数据摘录'

  1

  居民股票景气指数大幅提高

  人民银行景气调查显示,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8.4%,比上季高7.2个百分点;银行家信心指数为 40.0%,较上季大幅反弹14.4个百分点。股市继续回暖,城市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拥有股票景气指数为52.3%,大幅高于上季的18.6%,居民对股票市场回升的信心在增强。

  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依据人民银行调统司测算,扣除价格因素后,上半年投资实际同比增长38.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0.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季同比增速为3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品价格持续下跌,二季度实际投资增长43.7%,增速比一季度高出12.2个百分点。

  股市反应

  中下游制造业板块全面反弹

  昨日盘中,技术抛压的涌现一度打击上证综指跌穿3400点,但中国央行称通胀预期显现,刺激中下游制造业板块全面反弹,以钢铁股为首的中游制造业领涨大市,汽车、电子、食品饮料等下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强周期性行业亦表现亮丽,最终推动大盘绝处逢生。

  分析认为,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再度升温,而通货膨胀意味着消费品价格将会上涨,从而促进中下游企业的利润回升。而这一轮通胀预期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目前仅仅停留在资产(股票、房产等)和资源(煤炭、金属等)类商品市场,但在中后期,在通胀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传递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通胀传递到哪一个产业链,哪一个产业就出现产品价格上涨。央行此次首提通胀预期,并将防通胀作为工作重点,“收紧流动性”的潜台词更为明显,从往常“利好出尽是利空”来看,此前受通胀预期推动的板块可能会出现调整,但对中下游产业来说,或许将迎来更多的炒作机会。不过,而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师高义昨日则表示,因为央行此番表述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因此预计对股市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投资提醒

  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齐鲁证券认为,今年央行不太可能过于收紧流动性,而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形成与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通胀预期会继续升温,可能刺激食品价格的反弹、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

  预计市场未来的上涨动力仍依赖于充足的流动性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明显改善,下半年市场仍有上行区间,但冲高后振荡将会加剧。我们认为,市场超额回报将主要来自于流动性泛滥引起的资产价格的上升,和国内投资拉动和需求刺激所引致相关行业业绩向上的快速修正等结构性机会,以及其他一些主题性投资热点。

  在投资策略上,应遵循以下几方面:一是直接受益于投资拉动以及内需刺激的行业,如钢铁、建筑建材。二是在经济不断复苏的前提下,配置具有攻击性的周期性行业、抗通胀板块,如地产。三是有着估值优势和业绩改善预期的行业,如金融服务业。四是适时参与主题性投资机会,在相关行业中,选择未来业绩提升快速的公司进行重点投资。齐鲁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房地产、金融服务、建筑建材、黑色金属等行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