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谁来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23:20  《英才》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地下钱庄“高利贷”陷阱重重……

  主笔|本刊记者 严睿/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特别支持|CCTV2        出处|《英才》杂志7月刊

  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成为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经济的最初徽征。然而,当信贷刺激与4万亿大蛋糕双管齐下的时候,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却并没有成为主要的受惠者。

  不能因为政策面的“倾斜”就忽略了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知道那可是一半多GDP的来源,也是解决社会就业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从一定程度上讲,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触底复苏依然要得力于中小企业的再度崛起。

  摆在面前的问题很现实,肌体缺乏免疫力的中小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本为其发展注血,但各种融资通路中存在的沉疴痼疾始终是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最大瓶颈。尤其是在经济尚未走出危机阴霾的时候,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因此就更难得到资金的垂青。

  显然,从政府到民间,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融资瓶颈,已经达成了积极寻求破解的共识。早先就有人士疾呼“扶正”久居东南沿海城市的地下融资机构,而后作为正规军的各类金融机构也在通过各种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不过,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复杂成因,注定了破解这个难题需要的不仅是渠道或者模式上的变革,根本上是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这个系统方案中,既有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多层次的专业性服务,又包含VC、PE以及企业孵化器等社会融资渠道。也就是说,这个系统要解决的不是中小企业能否贷到款的问题,而是要提供一整套与他们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契合的综合性资金融通的解决方案。

  对中小企业融通资金乃至资产增值的整个过程的所有环节进行专业化划分,然后有针对性的由专业机构提供服务,将能很好的解决过去中小企业融资通路存在的诸如成本、风险和抵押等问题。

  观察目前的发展态势,尽管大型国有银行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而另一些小银行、小额贷款机构又没有太强的资本实力,无法应对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

  要实现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就必须让猫去抓老鼠,而不是逼老虎逮老鼠。比如,大型银行是否有必要直接承担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是否可以为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寻找更贴近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且不一定要当大股东?比如,建立和完善股权交易系统和创业板市场,调集社会资本力量,培养更多的VC、PE等专业投资机构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不消,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会不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才可能真正务实的去解决好这个难题。

  中小企业“短命”之痛

  当那些“不差钱”的大型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四面出击、进退自如的时候,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差钱”之痒挠抓着经济复苏的命门。

  有人曾对各种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做过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平均寿命7-8年,而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3年,其“短命”的一大理由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但是,付出与回报却并不成正比。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由于中小企业抗击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地下钱庄“高利贷”陷阱重重……

  据统计,到2007年底,中小企业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比重只有约一成。近两年来,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加快,但绝对量仍然是杯水车薪。

  究竟该如何破解包括贷款难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呢?

  面对这一拷问,中央电视台携手国内最重要的金融主管部门、相关部委,中小企业协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顶级专家,共同踏上了“破解”之旅。

  大型国有银行的“信贷工厂”

  大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确有很多理由,比如成本太高、风险太高、回报率很低、很麻烦、吃力不讨好等等。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当中80%左右是来自于银行信贷,但信贷总量当中80%左右是投给大企业的,而在中小企业群体中,80%左右是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的。

  大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确有很多理由,比如成本太高、风险太高、回报率很低、很麻烦、吃力不讨好等等。而中小企业看银行,也会觉得贷款门槛很高,审批程序很复杂,而且周期很长,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现在,国有大型银行正在积极尝试诸多模式创新,以消除为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农业银行是全国最大的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客户90%都是中小企业,58%是小企业。农业银行行长张云介绍说,“农业银行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市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在城市市场方面,农业银行决定了四项原则,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我们制订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对农村市场,中国区域差距非常大,对于有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我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

  中国银行也加入了中小企业信贷工厂的行列,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介绍说,中国银行创新了业务流程,在全行设立了一批信贷工厂,按照集约化、简约的流程处理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通过这个流程安排,我们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审批的手续由过去的两到三个月缩短到现在的两三个星期。”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大银行也都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几大银行纷纷亮招,前景到底如何?

  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看来,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是中国金融体系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我们有一些业务流程、服务的金融产品主要瞄准了国有企业、大企业,远离或者偏离中小企业,这种体制上的转变、观念上的转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么,大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到底有哪些优劣势,是否真的可行?

  所谓“信贷工厂”,就是银行为了给中小企业贷款专门设置的一套贷款流水线,中小企业像原材料一样,进入贷款流水线后,再先后经过营销、业务审批、贷后管理等流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种模式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如果按照传统的贷款方式,中小企业需要效率,但他们将贷款需求报到银行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要把经验集中在流程环节。但现有人力资源还是习惯于传统做法,这点要有所改变。”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共生共赢”

  评价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发不发达,就是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融资渠道,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是都能得到不同的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合作来说,最让人期待的结局就是“双赢”了。

  当前形势下,如何主动出击,去发掘那些“潜力股”中小企业,让“银企”真正实现双赢,是商业银行需要修炼的内功之一。

  深圳发展银行从2002年起,就开始自主选择面向贸易融资、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机会。深圳发展银行行长肖遂宁介绍说,“我们通过关注企业的交易对手,关注企业交易的真实性,选择了一种新的企业信用评级方式。我们看到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贸易链中,在供应链中生存,一定有上游的原材料供应,有下游的产品或者半成品的服务,或者运输、物流管理。几年下来,我们给企业的授信额在1000亿以上,目前有5000多户企业跟我们长期保持合作的关系。即使在去年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我们的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下,我们的经验是我们和企业达到了共生、共赢。”

  民生银行也在转型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服务中小企业的新战略。民生银行成立之初,其定位就是民营、中小、高科技。行长洪崎介绍说:“我们现在做事业部改革,把中小企业划为中、小、微,成立了微小企业专营的服务中心。最近两年来,我们服务的中小企业是一万多个,贷款300多亿,不良率是1.2%,还是很低的。”

  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探索,对于各个行长们的侃侃论述,李子彬会长谈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民生银行从服务中小企业,到服务大客户,再到又一次转型到关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这说明什么呢?商业银行就是要保证贷款的效益。中小型银行和大型银行争大客户方面不具备优势,所以在银行业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中小型银行更多关注中小企业。”

  巴曙松也认为,评价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发不发达,就是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融资渠道,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是都能得到不同的融资渠道。

  小银行的“亲密接触”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小银行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技术创新等等各方面是强有力的推动者。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用谈恋爱来比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说银行以前嫌贫爱富,就喜欢傍大款,而现在和中小企业的关系也在不断亲密起来。的确,亦如男女之间的爱情,对于银行和中小企业来说,无所谓大银行、小银行,无所谓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对于两者来说,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事实上,国内一些中小银行已经把竞争带来的体制活力演绎了出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做法就是一个范例。

  泰隆商业银行成立于1993年,一直坚持为小企业服务,主要以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为主。董事长王钧介绍说,泰隆银行的目标就是把泰隆建成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第一,中小企业主融资服务过程当中,主要因素是信息如何对称。我们泰隆银行40%的客户经理通过‘面对面’和‘背靠背’了解企业的三品三表,做到眼见为实,知根知底。第二,小企业抵质押物不足,我们要做到弱势群体强势服务,因为通过流程的改造,权力下放,有效进行同步、前移、合并。第三,我们在银监局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我们进行跨地区复制,每年有40%的增长率。去年底我们资产收益率是1.62%,资本收益率33%。”

  包商银行的做法贴近企业的现实需要。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介绍说,很多小企业没有财务报表、抵押物,包商银行的信贷员就主动上客户那里走街串巷,自己对小企业的财务进行制作报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小银行将会是服务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大银行来做这些事,收益、成本不对称,大银行成本非常高。中小银行实现了在规定状况下,通过降低成本,而且做到赚钱,能够赚钱就能够持续发展,这是最关键的。”

  多渠道求解融资难

  中国融资面临着两个结构上的问题,国有多、民间少,直接投资少、间接投资多。

  除了从银行融资,中小企业还有一个获取资金来源的很重要的方式,就是直接融资,包括风投、创业板、海外上市等多种多样的渠道。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就是一个新思路。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说,“发展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来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产权市场为国企服务的成功实践,聚集了大批投资人和专业机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中小企业信息更广泛披露,来加强信息披露强度,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买卖中小企业产权,使中小企业更快得到资金、降低风险。”

  中国融资面临着两个结构上的问题,国有多、民间少,直接投资少、间接投资多。九鼎投资总裁黄晓捷认为,股权投资在解决融资难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IPO、创业板对解决融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四川投资了一个连锁企业,当时银行投了4000万的信用贷款,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运作比较灵活,而且是长期投资,投资以后与我们公司都是荣辱与共的。”

  许小年同时对政府也提出了要求,“在立法监管上还应该重新考虑,给民间留出一些集资的空间来。”

  李子彬会长总结说,“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中国来说,归根到底是我们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体制与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有太大差距,这是一个技术工程,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立体的、多元的、多维的,而不能是平面的、简单化的。另外,因为企业成长阶段不同,融资需求是不同的,银行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全部归到一起,所以我们政府、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这些部门应该把大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搞好,放宽他们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门槛,扩充资本市场体系。”

  除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要求,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小企业自身的提高。总之,在整个链条当中,政府、企业和银行都应该各自寻找好自己的定位。

  现场观点

  刘明康:银监会主要是在创造一个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环境,回应市场的需求,下大力气消除一些可能发生的障碍,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和环境改善,包括会计制度,包括财税制度,包括法规制度,包括对他们的监管制度等等,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来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杨凯生:在工商银行有贷款的企业客户中88%是中小企业,在工商银行为整个企业发放的贷款中有50%是发给中小企业。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这个问题,没有理由不去解决好、改进好这方面的工作,除非你不想要这88%的客户,除非你不想要这50%的贷款,这不太可能。

  张云:农业银行是全国最大的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我们客户90%都是中小企业,58%是小企业,所以应该说中国农业银行承担着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常重要的职责。

  李礼辉:今年1到5月,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了44%,我们中小企业客户增长了22%,到5月底,我们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各种授信达到1.1万亿,中小企业客户总数超过3万户,这当然跟900多万的中小企业相比是一个小数目,但我们走出了重要一步。

  李军:1987年,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当年的交通银行就是从做中小企业业务起步的,今天交通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我们仍然把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我们业务发展的重点。

  朱小黄:建设银行近几年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归纳为几个“有”:有战略、有组织、有产品、有创新、有技术、有效益。我们在投放贷款中,对中小企业达到了1.2万亿,占信贷余额42%。其中对小型企业贷款达到5000多亿,占总贷款余额的18%。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