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透视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美元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17:1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王宇、姜锐、姚均芳)经过年初的短暂停歇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步伐在今年二季度再度加快。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突破了2万亿美元关口,这一数字已是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的两倍。而更让市场料想不到的是,在1800多亿美元的上半年外储增量中,95%来自二季度。

  外汇储备增速为何再度加快?增长背后藏匿哪些新隐忧?我国外汇储备使用途径呈现哪些新迹象?

  二季度外储为何重拾高增长步伐

  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曾在今年一、二月份出现的外汇储备负增长格局已被当前的逐月攀升所取代;数据显示,在二季度的三个月里,月度新增储备分别为552亿美元、806亿美元、421亿美元,远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后几个月里外汇储备微弱增长金额。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实现了快速增长,这说明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走势,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好有密切关系。”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相比于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其他经济体,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市场预测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或达8%,未来向好趋势比较明显。

  专家指出,外储快速增长的背后,也藏匿着国际游资的身影。“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历来是国际游资紧盯的投资区域,我国这一市场二季度明显回暖,吸引了大量游资,这是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的重要原因。”庄健说。

  外储高增背后藏匿哪些风险

  高额的外汇储备一直被专家视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高额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国际金融的调节器,可以为国家金融稳定和危机救助提供保障。但与此同时,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之时,储备的过快增长无疑也蕴藏着诸多风险,引起专家的担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游资流入最大的危害是资产泡沫的产生,目前股市、房市价格上涨与其不无关系。“除了会吹大资产泡沫,导致通货膨胀之外,热钱的流入将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祝宝良说。

  外汇专家陈炳才认为,高额储备的进一步形成增加了外汇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因为无论储备的构成如何,其价值都处在不断变动的风险当中。

  今年以来,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相继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长期内全球流动性泛滥几无悬念,无疑这将给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重任蒙上厚厚阴影,如何防范储备缩水已成为外储管理部门无法回避的一大挑战。

  如何化解储备高增之忧

  为避免储备高增带来的烦恼,外储结构调整和有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在诸多有效利用外汇储备的主张声中,增加购买战略性资产、增加能源和资源储备的呼声一直很高。但专家指出,中国作为国际市场上的大买家,一旦重仓介入某种资产或大宗商品,自然会大幅拉高这种资产的价格,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储备损失。

  鼓励企业“走出去”正成为当局化解外汇储备风险的一条途径。“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国内外汇储备,通过贷款换石油等具体方法,我国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类资产,这对于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动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抵御金融风险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说。

  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相继与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签署了一系列总价值达44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这些均被市场视为利用外储支持企业走出海外的成功案例。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对于化解高额外汇储备风险,这些方法仅仅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社科院世经所所长余永定指出,这也许能解决外汇储备中的存量问题,但它无法解决流量增长问题。他认为,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尽快采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