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毅夫:金融危机已转实体危机 症结是产能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 14:04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7月9日电 专访:当前经济危机的症结是产能过剩——访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新华社记者刘洪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转化成实体经济危机,症结是产能过剩,现在就断言金融危机已经触底可能还为时尚早。

  林毅夫说,为拯救当前经济,发达国家是全力以赴,以美国为例,其所承诺的救市、增资、刺激经济等资金投入在12.8万亿美元左右,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由于这些积极举措,“应该讲,金融领域的崩溃可以避免了,大家的信心有点恢复。”

  但他也指出,仍将目光只聚焦在金融危机上是不全面的,因为现在的危机已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要有效化解危机,就必须处理好危机的症结——产能过剩问题。

  “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有6年高速增长,很多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造成产能过大,而现在需求突然下降,这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泡沫破灭,财富减少;二、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资金相对减少;三、美国消费和储蓄必须重新平衡,造成消费进一步减少,”林毅夫解释说。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欧美金融市场出现了好转迹象,但对于“市场触底说”,林毅夫仍态度谨慎。他认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机会就少;企业开工状况、盈利状况就会不好;盈利状况不好,就业预期就不好,消费信心就很难真正恢复。这种状况也会使金融市场无法完全稳定。

  他说:“金融市场的问题主要是有毒资产或不良债务的问题,但是产能过剩会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资产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另外,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下降,企业盈利状况进一步下降的话,那不良债务会更多。”

  “所以,我觉得,在美国、欧洲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下,金融市场崩溃是可以避免了,但是不是完全稳定,或者说触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他说。“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11月份预计美国金融业需要冲销的金额大概是1.4万亿美元,但不久前该组织又预测这一金额将扩大为2.7万亿美元,会不会再扩大,还很难说。”

  林毅夫强调,如果实体经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金融方面也很难完全稳定,“更何况,它还会带来社会经济、失业、贸易保护主义、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在当前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和美国经济的表现至关重要。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这是因为中国的财政状况较好,中国的外汇储备较多,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干预力度较大。另外,中国有1998年的经验,在‘化危为机’方面是有经验的,”他说。

  但他强调,由于目前全球性产能过剩,中国的出口也出现明显下滑,因此中国经济的复苏走势将是小“W型”增长,不会是大“W型”复苏。他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应该在7%至8%之间波动,这个增幅今年没问题,明年也没问题,但中国经济能否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两位数增长,这就不是中国一个国家能实现的,必须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林毅夫说,国际社会目前解决的主要问题仍是金融业问题,但随着危机的持续,必须更多关注实体经济问题。他呼吁,各经济体应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比如通过加大在经济发展瓶颈领域的投资,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其进一步对世界经济造成损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