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智库定见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3日 15:12  中国企业报

  “我国应考虑组建成立专门的央企智库,这样既可以宣传和推广国有企业治理经验,又能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国企治理水平”,专业人士近日指出,“央企智库就是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答题者’。”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与网民在线交流中指出,把国有企业搞好,不仅是中国的题目,更是世界的难题。像中国这么大量的国有资产,这么多的企业,世界上也没有。所以如果能把这个题目做好,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我国应考虑组建成立专门的央企智库,这样既可以宣传和推广国有企业治理经验,又能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国企治理水平”,有专业人士近日指出,“央企智库就是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答题者’。”

  管理大师奈斯比特在《定见》中指出,“同样的雨落到不同的土壤上,就会形成不同的植物。”那么,“智库”的“雨”落到央企这片土壤中,未来将是什么样子?

  “政企学媒”连纵

  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是现代政府决策链的重要一环。智库的迅速发展,不仅已成为影响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力量,也成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今年3月初,一个由前副总理曾培炎出任理事长的不寻常“豪华”阵容组成了“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度引起了人们对国内智库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从全球趋势看,智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渗透也越来越深。近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但智库发展受到忽视,是个短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提醒了我们智库建设的重要。”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

  专业人士指出:“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是中国的经济支柱,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民生计,汇集以政府官员、企业家、教授学者、媒体界人士合纵连横,组建成立一个高级别的央企智库,是今后推进国企改革的一个出路。”

  “这个央企智库应该是以中国特色的半官半民的高级智库为特征,致力于央企的研究和国企治理的国际交流,一来可以研究解决央企面临的问题,为央企提供战略性指导,二来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关于国企治理交流的平台,相互交流以借鉴,甚至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某方面进行交涉。”这位专业人士特别指出。

  他还指出,“现在国企改革进入到关键攻坚阶段,这其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仅是一个企业、国资委或一个政策的推动能解决,智库就是可以集合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谈谈’,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种运用还将受益于未来。”

  在与网民交流中,李荣融指出,中国的国企治理有中国的特色,至今为止,做的成功的可能就是中国了。因为像中国这么大量的国有资产,这么多的企业,治理起来是个大课题。2002年是15万多户,每年按8200户递减,到去年底还有11万户,当然我相信还要减。但就11万户来说,世界上也没有。规范的董事会试点已经搞了3年多,但是现在的苦恼是,要选一个总经理也许能选到,但是要在中国找一个合适的董事长,就是能够适合这个岗位的董事长,履行好董事长职责的人不多,要找具备要求素质的董事也不够。这是目前制约我们规范董事会往前推的一个难点。为此,有专业人士分析说:“智库还可以作为培养央企需要的职业经理人的机构,为央企提供人才队伍上的保障。在美国,‘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的一大特色。所谓‘旋转门’,即智库成员的身份在政要与研究者之间变换,有人甚至‘旋转’两三次,使政府保持活力,使智库成为给政府培植、储备人才的地方。”

  “一流的智库需要一流的学者,同样,一流的智库也造就一流的学者。央企智库还将造就一流的职业经理人。”该人士表示。美国拥有3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绝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如果中国的智库中能有如此优秀的人才,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有创新发展的思想蓄水池。

  “智勇”护航国资

  在欧美国家,智库通常会对经济决策和社会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每逢重大政策决断,一般先由智库提建议,然后在媒体上讨论,再经过国会听证,最后由政府采纳,智库的参与度、公信力都很高。

  中国智库主要由社会科学研究院为主。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五大系统,共有研究机构25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然而,近年来中国智库在满足国家决策信息需求上的不足、缺位现象严重,呈现数量庞大而鱼龙混杂的局面。

  下一个大趋势是什么?2030年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能适应未来的需要?优秀的智库就能超前的定见未来。

  独立思考是智库得以成熟壮大的灵魂。该人士分析指出,智库建设关键是智勇双全。央企智库要用新机制,首先要有智。这种智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预见的超前能力,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擦亮眼睛。

  央企智库肩负着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智力,推介“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扩大中国软实力的任务。该人士表示,“我们可以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政府专家和官员,按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帮助制定各类企业发展规划,可以向外推介中国国企治理经验,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面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的中央企业可谓是“优等生”。中央企业大步迈入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更是特别需要这样一个智库给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真正的“智库”,除了有可以用来炫耀的智之外,一定要有一个勇字。央企智库要保持相对独立性,要敢言,这就需要勇字当先。

  在中国,研究机构多设在党政机关内部或由国家财政供养,国外则是由民间资金赞助以保持独立性。国外同类机构的运作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单是洛克菲勒一家每年就支持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7000多万美元。

  国经中心研究人员之一,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表示,“任何智库的资金来源都是多元的,以社会来源为主,政府经费为辅,只是要避免单一地接受来自某一企业或行业的资助。要以课题费和研究成果为有偿使用为主。”

  专业人士表示:“央企智库要着眼于国际经济方面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研究,不断形成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更为关键的是为国资保驾护航”。

  预测未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立足现实,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思考。

  未来隐藏于现实之中,“央企智库”帮助中国央企定见未来。(周围围 徐旭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