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智库峰会重点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应对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 15:1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冯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点10分报道,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30多家全球顶级智库,100多名前政要,诺贝尔奖得主,全球100强CEO共聚一堂,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这次峰会的主办是成立不到4个月,被媒体誉为中国最高智库的中国超级智库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对于我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成立一个如此高端的智库,中央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库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创新,特别是利用民间的资金组织这样一个智库,更好的为我们的宏观决策、企业提供一个服务。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央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要负责整个中心的运营,重点是负责课题的研究,研究课题的组织,成果的评审等。郑新立介绍,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此次全球智库峰会的目的是讨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复苏的趋势,研究应对之策。主办方请了世界有名智库的60多个名家,还有经济学家还有一些企业家,共同讨论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

  和国际知名智库相比我国智库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制约中国智库发展的掣肘是什么,多年来致力于社会研究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薛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回答了这一问题。薛教师表示:“不一定是差距,可能更多的是不同。确实我们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大的环境下,国外一些比较知名的智库,突出的一点它是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第一它是研究政策问题的,另外保持了相对独立性,都以自己的客观独立来做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一点都是在选定的方向内,目标定位非常明确,而且持续的做下去,实际上真正有名的智库都是经过很多年不断的积累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这些方面可能我们目前很多政策研究机构,其实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不少各种各样的政策研究机构的成立,但是我们面对一些问题首先相对独立性不够,第二个作为一个研究机构运作模式和他的定位之间不符。比如说我们有一些政策研究机构是政府办的,既然是公立的就应该保持经费的需求,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更多的经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可能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提供这种研究服务,所以使得他很难再一个特定的领域内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形成自己的品牌。

  另外一点,前些年,我们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思想智库成立起来有实际操作上的困难,这使得我们中国智库的发展有一些限制。”

  对于很多人都说中国智库发展最大的掣肘是资金的问题,薛教授表示不同意这一观点:“资金肯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是我个人感觉到,其实中国社会可能跟其他社会一样,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包括各个方面,都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理智,所以对于客观公正的政策研究,这种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会有人愿意出资赞助这样的研究。我的感觉,大家目前对于我们很多研究机构的信心不足,所以他不一定愿意把钱拿出来支持这样的研究,我个人觉得中国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的话,各方面的资金还是有可能支持这样的一些政策研究的。”

  薛教授告诉记者,智库的真正意义是在政策的过程中发挥意义。美国的和欧洲的智库不相同,欧洲智库有一部分由政府提供资金,美国是真正成为智库,一般它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中国政府在制定政策当中有这么强大的作用的情况下,如果完全强调智库一定要独立对我们的政策不一定有利。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的研究机构是跟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跟某些部门有很强的隶属关系,实际上是有中国政策过程的客观现实在这里。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