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峡西岸升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 15:06  《商务周刊》杂志

  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与台湾一水相隔的海峡西岸,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起起伏伏。地缘人文优势可以引来资本却留不住资本,福建人常担忧海西被边缘化了。2009年的5月,一切看上去都改变了,台湾海峡西岸的这块土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同时它还要在经济上与台湾岛全面对接、深度对接。没人否认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在如此重大的变革面前,福建正在如何准备着?

  □记者 吴金勇 王强

  今年的端午节,台湾海峡的天气不大好,厦门、金门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但厦金客运码头附近的一处沙滩,还是有很多人在此驻足。20天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这里以海中的金门岛为背景留影纪念。此刻尽管天空低沉,但海上仍清晰可见轮船往来。一位刚走出码头的台湾同胞对《商务周刊》说:“10天前,有近万名台湾人来福建参加海峡论坛,我们觉得西岸这边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所以也过来看看。”

  5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两天后,由海峡两岸54个机构联合举办,台湾25个县市和上万民众共同参与的海峡论坛在厦门会展中心开幕。

  伴随着论坛的,是国务院各部委的一批惠台和先行先试政策的出台。5月1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了9项进一步促进两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17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扩大对台产品采购、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等八项具体方案。同日,商务部、国台办发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共10项政策措施。18日,国家质检总局在福州发布了涉及20条措施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论坛的召开和这些政策的集中发布,增进了台湾同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认同和参与感。”福建省台湾研究会会长严正对《商务周刊》说,“也为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的闽台之间产业进一步融合与提升创造了条件。”

  相对滞后的20年

  事实上,一直强调闽台“五缘”相通的福建省,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特别是早期,相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而言,并未能从经济和产业结构上得到太多收获。

  福建是台资最早登陆的内地省份。1980年代初,福建一些沿海地区开始与台湾渔民开展“滩头贸易”,这种不途经海关的易货贸易交易主体是直接从台湾驶船过来的渔民和大陆这边的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厦门附近的交易地点集中在“英雄三岛”中的大嶝、小嶝,主要交易海产品,每笔交易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下。

  经过这种小额贸易的接触,一些台湾居民对大陆逐渐了解。另一方面,蒋经国执政后期开放台湾赴大陆探亲,许多老兵及其亲属纷纷回到福建。

  正是由于这种地缘和人文优势,福建也得到了在对台经贸合作领域中的多项 “先试先行”政策,比如台商投资区、免税区、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

  1980年代中期,台湾经济赖以腾飞的“三角贸易”衰落,这在一程度上促使台商转向投资大陆及东南亚。所谓“三角贸易”,指的是资金与技术来自日本,加工在台湾,产品销售到美国,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时占到该地区全部顺差额的80%。美国认定亚洲一些地区过于低估本地货币,并出台《新综合贸易法》,其中的301条款旨在对汇率操纵地区进行报复。在美国的压力下,台币被迫升值。

  “这直接导致台湾的出口下降,劳动成本提高,因此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外投资,又恰逢大陆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于是岛内劳动密集型厂商第一波大规模产业西进开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王建民分析道。

  第一波投资大陆的台资企业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进行简单加工,因为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在区位选择上自然偏好具有对台地缘优势的福建与港澳地缘紧密的广东。“这一阶段,福建与台湾是形近实远,物流主要靠香港转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石正方解释到。尽管如此,承接的第一波台商投资,还是成就了闽台经贸的初期繁荣。这一时期,闽台贸易和台商对闽投资在两岸贸易、投资总额中所占权重曾分别高达23.8%(1985年)、32.1%(1992年)。

  这一波产业转移,福建承接的主要是传统的纺织、制鞋、食品等行业,而区位条件更好的广东则还吸引来了电子产品的散件和模组。“从分工角度来看,属于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内地承接的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石正方向《商务周刊》分析。1990年代之后的第二波台资进军大陆,主要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石化和带有研发环节的电子整机,这些产业需要相关配套能力强、市场腹地广阔地带,长三角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看来,当时福建的投资环境有两点不足:一,两岸仍未直航,物流成本很高,与台湾形近实远的福建只能眼睁睁看着在世界众多港口中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日本石垣港,因为转口大陆和台湾货物而迅速繁荣起来;二,福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差、市场规模小等问题导致综合竞争力不强。

  1990年代之后,长三角地区成为以半导体等高新科技产业为主体的台商投资基地,逐步确立了其在大陆台商投资地域分布格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两波投资后,形成了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美国的‘四角贸易’。原来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演变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增加。”王建民说。

  此一阶段,不但台商对闽投资占全部对大陆投资的份额锐减,由1991年的32.1%下降到2001年的4.3%,10年间下降 27.8 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后续成长有限,福建的台商投资在质量和结构上也较热点地区逊色。“2001年是福建在吸引台资上最低潮的一年。当年台资在大陆投资的份额,福建降到了最低的水平。”石正方说,“福建的投资环境与台商投资规模大型化趋向和投资产业层次不相适应,这也造成福建空有对台地缘人文优势而无力作为的尴尬局面。”

  酝酿的5年

  早在1990年代,福建的经济界和学术界为解决这种尴尬局面,也为福建寻找一个更准确的经济发展定位,就有人提出“海西”的概念。“这个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按人口还是按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福建都只能算中等,从哪个角度讲,国家考虑我们的时候都少,因此,福建只有打台湾牌,才能在全国的盘子里有一席之地。”福建省台湾研究会会长严正这样分析到。

  2003年底,福建省省委、省政府经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正式决定提出福建发展战略的新定位——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严正回忆说:“2004年1月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这一构想提出后,各方面的不同声音也是有的。国家某部委就认为,如果福建可以搞海西经济区,那么江西也可以搞鄱阳湖经济区,湖南也可以搞湘江经济区,这样的构想特色并不突出。“针对质疑,我们又在海西概念中加入了区域的想法,也就是说海西经济区不单是福建,而是以台湾海峡中部为圆心,划一个半圆,这个半圆内还包括广东东北、江西东部和浙江南部,另一个半圆就包括台湾了。”严正说。

  此后的2004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率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赴闽考察,并在7 月召开的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提交了海峡西岸考察报告。同月,胡锦涛总书记对报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同志对建议“予以认真的阅处”。

  不久,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审定将“海峡西岸”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该《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表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作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

  实际上,早在2004年11月,福建省委就颁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以及《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两个相关配套文件。

  福建省的纲要一出台,国家发改委首先表态:支持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尽可能将海西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建设规划纳入全国交通发展规划,并与原交通部联合批准福建港口“十一五”建设规划,第一次将东南沿海港口群纳入国家五大港口群布局;原信息产业部也将海西纳入其“十一五”规划,认定福厦沿海地区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9个生产基地之一;原建设部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2020年》中,把海峡西岸城镇群列入全国优先支持发展的八大城镇群之一;国家林业局将海峡西岸列为全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国家林业改革与发展试验区,在三明市开展全国唯一的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旅游局也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全国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支持海峡西岸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

  5年来,福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了巨大改善,2008年福建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对于这些变化,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栅洁深有感触:“早年我去台湾时,他们说,‘你们基础设施那么差,我们怎么去投资,等福建有了一公里高速公路的时候,我们就去。当时这话给了我很大刺激呀!”

  如今福建的高速公路里程达1767多公里;铁道正线1630公里,在建的铁路还有1145公里,仅去年一年,福建境内就同时开工了6条铁路;福州和厦门港的吞吐量进入全国10大港口,厦门港还进入全球集装箱港20强。“现在福建以港口为依托的海陆空配套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原先我们的基础设施是落后,现在是基本适应,下一步,我们会适度超前。”郑栅洁对《商务周刊》说。

  海西概念酝酿的同时,2001年1月,“两岸试点直航”开启,厦门和金门马尾和马祖对开,实行货物、人员直航。“台湾人称之为‘小三通’,它的先行先试为2008年12月开始的‘大三通’奠定了基础。”严正指出,自2001年开通厦金“小三通”海上客运航线以来,客运量持续增长,截至今年4月底,进出旅客累计突破376万人次,成为两岸交流往来的海上黄金通道。

  尽管当时的“小三通”还有很大局限性,但它给海峡东岸的资本带来了充分的想像空间。“许多台商已经看到了‘大三通’是必然趋势。”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说。据他透露,台湾的友达光电最早曾来过厦门作投资考察,那时厦门基础设施及港口物流还不能满足友达的需要,于是他们落脚苏州了。“小三通”后,友达在2004年下半年再次来到厦门,2005年双方签定协议,2006年友达厦门工厂破土动工。

  2006年,福建从本地实际出发,编制了《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2006—2010)》,确立企业在产业对接中的主体地位。对接主体主要是福建台湾两地工业、服务业企业。该规划鼓励福建省内骨干企业赴台洽谈,并选择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台塑石化、广达电脑、台积电、光宝科技、中国钢铁、远东纺织、奇美电子等100家制造业企业和台湾电力、中华电信、中华航空、统一超商、丰群水产、阳明海运、长庚医院、全台物流等100家服务业企业,与福建省重点企业进行直接对接。

  为保证信息、机械、石化和纺织等10大产业对接的顺利实施,福建省还制定了相应的产业促进政策。至2008年,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60亿元。

  这一时期,闽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扩大,闽台贸易额从2002年的33.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67亿美元,翻了一番;台湾百大企业有40家在闽投资,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近万个,实际利用台资累计达140亿美元,占全国的1/4强,其中农业利用台资15亿美元,居全国首位。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海上直航当天,满载货物的10艘货轮分别从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直航台湾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两岸海上和空中的直航大大提升了福建综合枢纽的地位,辐射到的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等省也积极响应。广东省的汕头、梅州等5个城市正式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浙江温州主动提出融入海西,据说在温州已经成立了海西办,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委;江西提出对接“长珠闽”,加强入闽通道联接,把福建作为重要的出海口。

  海西战略不仅使得福建的对内连接通道打开了,而且还使它的市场腹地同样前所未有的扩大。“除了一直强调的地缘和人文优势外,福建终于有了在政策、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劳力技术和市场腹地等综合经济方面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了。”石正方对《商务周刊》说。

  新产业升级来临

  5月26日,记者来到郑成功的故乡——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的泉州南安市。南安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占地7.5平方公里的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就位于该市霞美镇的山地丘陵间。巨大的挖掘机轰鸣声中,工人们在刚刚开挖出来的地基上忙碌着。

  “这是福建省打造的千亿产业园区之一,发展目标高,产业选择专业,目前正成为台商投资新热点。”园区办公室主任蔡宗德告诉《商务周刊》,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园区是福建省的八大光电产业园之一,项目计划分三期至2020年全部建成,届时它将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并争取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光电信息产业园区。

  为对接台湾发达的光电信息产业,园区专门将产业基地加挂了台商投资创业园的牌子,并成立台商远东招商有限公司,先后有5个台湾光电企业考察团到这里考察。目前,园区内的南安市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自主研发出物理法太阳能级硅材料提纯技术的企业,并进入了产业化阶段,据说物理法比传统的西门子法有电耗低、建设周期短、三废少等优点。按照规划,该公司2009年生产太阳能级高纯硅将达到3000吨,2010年可超万吨,力争到2012年以后达到产能2万吨,完全可以供应2000MW规模光伏产业的原材料。

  高技术起点的新建园区在紧张施工和招商之时,福建原有的高新技术园区也在为深度对接台湾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忙碌。“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就宣布在厦门投资300亿元作模组,还有一家友达光电的关联企业打算在厦门投资整机厂。”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对《商务周刊》说,“现在时机正好。早期台资来的少,反而把大量土地节约下来了,现在我们有2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来承接台湾光电。”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目前园内有包括ABB、戴尔、松下、东芝、日立、富士通、阿海珐、施耐德等16家世界500强在内的1600多家企业,已形成以光电、电力电器、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制造等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据孙大海介绍,近期国家颁布多项惠台政策,包括鼓励大陆电视整机厂采购台湾面板,这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台湾面板产业,而强大的市场需求及全面对接的产业政策,将使内地更深层次地承接台湾平板产业成为可能。

  最近国家扩大了家电下乡彩电的尺寸,由此拉动了国内整机厂商对面板的需求。“巨大的市场面前,一些大陆的厂家也在推出高世代面板,5代、6代,甚至有人想作7代,这些也会促使台湾技术向我们这里转移。”孙大海说,“我们不仅希望高世代面板过来,更希望液晶玻璃环节也能来。”

  6月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组织联想、海尔、康佳等46家大陆整机企业赴台参加“两岸平板显示产业合作研讨会”,并落实22亿美元采购计划。“两岸合作上,台湾如果遵循市场规律,把它的外销市场转向大陆的内销市场。由中国内地来代替它原本面向的美国市场,这对台湾的经济振兴有很大益处,同时也能促进大陆产业技术升级。”石正方补充说,“两岸制造业优势互补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水平分工出现。”

  这一点在厦门软件园与台湾软件产业对接中就可以看出。厦门软件园是福建省重点工程和厦门“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基地于2007年9月竣工。近两年来,软件园形成台资软件企业、动漫游戏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为特色的产业聚集。

  台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制造业不同。台湾的硬件产品可以销售到全世界,但中文使用环境的软件市场却非常小,中国大陆也很少使用台湾的软件或解决方案。“但台湾软件还是继承了其硬件制造业中规范的企业管理和成熟的应用技术创意和创新,同时他们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强,视野宽。”厦门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永福对记者分析说,基于此,厦门软件园试图推行一种“台湾接单,厦门服务”的产业对接模式。以台湾顶尖的3D电脑动画制作企业西基公司为例,台湾总部从美国好莱坞接单,然后在西基厦门公司制作。“这个过程貌似传统垂直分工,其实不同,因为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创意和研发,然后再由发包方来整合成最终产品。”李永福说,“这与跨国分工不同,它是一个全球工厂的概念。”在这个动画制作的全球产业链中,在美国或日本完成编导部分,在台湾完成卡通形象和场景创意,而静态的人物和场景变成动画的过程则是在厦门完成。与硬件制造的核心环节不同,动画的制作里没有哪个环节更核心的说法,卡通形象在剧情中的动作和表情的创意,科技含量也是相当高的。

  在石正方看来,“这种分工可以视为同一产业梯次上的水平分工,细分的产品,每一部分都有研发和创新,也就是我们可以与台湾一样同时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等产业”。

  台湾目前处于后工业时期,而福建大部分在工业化中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内容不同。因此全面的产业对接就可把资源配置得更有效率,促进闽台经济快速协同成长,实现双赢。

  “为了实现这一点,海西在承接台湾产业中应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四角贸易’的弱化;二是复合分工的必然趋势。”石正方说。

  石正方指出,10年前的美国消费电子市场萎缩和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让台湾的经济受到很大影响。这是由于其自身产业单一且升级不成功造成的,台湾内部市场小,而无论是“雁行模式”、“三角贸易”还是“四角贸易”,不管如何转移产业,美国都一直是台湾的最终市场。如果广阔且有梯度的大陆市场能够被台湾重视,海峡两岸经济进一步融合,这对于台湾经济转型是非常有利的。这样,现在的四角贸易将进一步演化为一个弱四角,日本和美国在其中的作用将大大削弱。

  另一方面,以往台资企业在大陆多是独资经营,产业配套采取的方式是把岛内配套企业整体移来。这种台资给台资配套的模式,一方面对大陆产业技术的提升有限,另一方面台资企业自身的成本也高。如果台资企业本土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双方都有利,这应该成为海西产业与台湾产业深度对接的重要内容和推进方向。“这样10年20年的高增长期之后,海峡经济体有望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创新区域。”石正方展望说。

  经济加快发展是海西战略的重要目标

  ——专访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栅洁

  □ 记者 吴金勇 王强

  《商务周刊》: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于《意见》提到的战略定位,您怎么理解?

  郑栅洁:海峡西岸经济区被赋予的战略定位包括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还有就是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我觉得经济发展是实现这些战略的基础,今后我们要发展得再快些。那么怎么做呢?5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从根本上讲要靠改革,要靠开放,要靠创新,这样才能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和生态优美之区。

  说实在的,《意见》对福建全省来说既是鼓励鞭策,更是压力。

  《商务周刊》:许多福建人,都说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确立,对福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此您怎么认识?

  郑栅洁:这对福建来说是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我们必须扎实工作。因为《意见》本身内涵丰富、空间大、挑战多。对于我们来说,首先就是如何学习、领会、理解《意见》,提高广大干部的认识,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贯彻落实的举措。比如,《意见》中强调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这是两岸经济如何进一步融合的问题,这概念非常丰富。紧密区域如何做到紧密呢?这就是未来工作中的挑战,我们就得想办法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商务周刊》:据说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与海西经济区有什么关联?

  郑栅洁:两者关系非常紧密。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委按照省政府部署,牵头组织编制《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争取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为了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我们多次派人赴京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汇报。根据国务院的意见文件和福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现有开发密度及发展潜力,我们将争取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具备条件的地区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

  同时,福建省也在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上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十一五”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福建炼化一体化、石狮PTA、漳州古雷大型石化、戴姆勒轻客和泉州造船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被列入国家规划并核准建设,这为海西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闽台合资建设福建福欣特殊钢有限公司不锈钢项目也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开工建设。

  《商务周刊》: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提出后,国家各部委在重大基础建设方面给了福建哪些支持?

  郑栅洁:2004年至今,已经有国家60多个部委和央属企业与福建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专门出台政策意见文件,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通关口岸、金融服务、交通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西发展。如2004年12月福建省与铁道部签署《关于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后掀起了四轮铁路建设高潮。2008年10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将福建省铁路中长期规划的主要项目列入,按照规划目标,福建省铁路网总规模达到6000公里左右,进出省通道将从目前4个增加到12个,路网密度将从目前135.42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00公里/万平方公里,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形成发达完善的福建铁路网。

  2005年交通部与福建省签署部省领导座谈会议纪要后,福建省发改委会同省交通厅、省高指等部门全面推进部省会谈纪要的落实,加快形成“三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和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高速公路方面,福建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大都被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龙长、浦南、泉三等一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截至今年3月,全省高速公路累计通车里程达到1895公里,9个设区市全部通高速公路。另外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共同支持福建省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2.5亿—3亿元补助资金支持福建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为10万元/公里,总补助规模计划为18亿元。港口方面,东南沿海港口群也被列入国家五大港口群布局建设。

  泉州的新世界

  一个庞大的石化产业群,一个绿色的科技谷,一个突破传统天花板的产业模式,古老的泉州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也正在变成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 记者 王强

  “过去10个月内,这里搬走了14个村庄。”肖成强指着福建联合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的厂区对《商务周刊》说。肖是泉州市泉港区委宣传部的干部,他眼前的这片乙烯厂区占地面积高达478公顷。

  福建联合石化有限公司位于湄洲湾南岸,离海峡对面的台湾基隆港只有不到100海里。肖成强的老家就位于湄洲湾畔,虽然那个小渔村还没有搬迁,但村庄附近已经布满石化厂区和石化保税仓库,附近的港口正在建设一座深水石化码头。

  福建联合石化厂区里炼塔高耸,巨大的储油罐排列整齐。5月19日,福建联合石化的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正式投料试车。据称公司全面投产后,不仅将使福建省现有炼油能力扩大至1200万吨/年,还将建设一套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一套8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一套7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将可年实现500亿元以上产值,并带动石化产业链下游约1500亿元的工业产值。

  福建省对于这个目前该省最大的石化项目格外重视,省委书记卢展工曾表示,一体化项目投产之日,就是福建经济跃升之时。事实上,这个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只是庞大的泉港石化工业区的一小部分,而泉港石化工业区,也仅仅是规划中的湄洲湾大石化基地的一部分。

  “泉港石化基地是未来湄洲湾石化基地的先导区。” 泉港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志军告诉《商务周刊》,不久后,泉港区将崛起一座24.5平方公里的石化新城。

  5月18日,一批台湾客人的到来,给这座未来的石化新城带来了新的利好。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14天后,台湾石化同业公会会员企业的代表来到泉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参加盛大的首届海峡论坛经贸活动。

  当天的重头戏是泉港石化工业区台湾石化专区筹建处挂牌。随后,泉港区政府还与台湾石化同业公会会员企业大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长荣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那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国乔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签订了台湾石化专区龙头项目年产100万吨轻油裂解乙烯项目框架性合作协议书,投资总额15亿美元。

  泉港石化工业区台湾石化专区是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石化产业发展论坛上签约的意向性项目。该项目由台湾石化同业公会牵头旗下会员企业投资,选址在泉港石化工业区的南垦片区,全部建成后占地约4.6平方公里,项目规划总投资60亿美元,重点建设乙烯裂解及其下游的53个项目。

  泉港区委书记游祖勇称,台湾石化专区将是海峡两岸第一个完整产业链对接的专业园区。福建省内的专业人士也认为,随着台湾石化专区二期40套装置跟进,台湾石化行业将真正实现整体“西进”大陆。

  关注海西经济区的学者和官员们都注意到,海西经济区战略得到中央的明确支持,无疑刺激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胃口”,区域内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承接分散产业和部分产业链,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代工模式和单纯的投资。记者在泉州市下面的几个市县采访期间,也明显感觉到,作为“闽南金三角”中重要的一员,泉州各个市县虽然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阶段各有不同,但都面临着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或者提升服务产业占比的任务,而在海西战略形成的过程中,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和产业提升的神经早就被调动起来。

  石化产业8年对接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产业的龙头地带,泉州市泉港区在对接台湾石化产业方面走得更早。记者从泉港区宣传部了解到,早在2001年,泉港区台湾石化专区项目就被提出了。当年年初,泉港区政府组织了一个石化招商团上岛。

  与福建相比,台湾石化产业属于高度发展的成熟市场。中华信用评等公司(标准普尔台湾)分析师范维康告诉《商务周刊》,与大陆相反,台湾石化产业是自下游向上游整合,并形成了台塑集团和中油两大集团,此外还产生了一大批中小石化企业,形成了自下游产品加工、石化中间原料与基本原料生产,到上游原油炼制,环环相扣配套齐全的生产体系。

  “由于岛内人工成本昂贵、市场狭小等原因,过去8年里,台湾很多石化中小企业陆续迁移到大陆、越南以及其他具有劳动力和土地比较优势的地方。”范维康说。

  数据显示,台湾石化企业在1991—2004年间对大陆总投资金额达63亿美元,占整体石化业对外投资的80%,投资地点以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区为主。

  2004年1月,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并明确重点支持电子、石化、机械三大产业的发展,泉港与台湾石化产业之间开始有了更密切的接触。但由于受到当时岛内民进党的政治压力,泉港台湾石化专区的构想一直难以有所实质性进展。

  2005年底,台湾石化同业公会总干事谢俊雄率团参加了泉港区举办的首届福建石油和化学工业展洽会暨海峡石化产业发展论坛。当时谢俊雄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称,台湾石化业60%已转移到大陆。由于大陆中下游发展较迟,造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合成纤维原料等石化产品的产量长期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大陆市场未来的需求潜力巨大,多数台湾石化企业还在持续加码投资。

  在论坛上,泉州市明确大力支持泉港区承接台湾石化产业链转移的设想。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台湾石化同业公会为了寻找合适的落点,其考察人员几乎走遍了大陆。最终,他们还是确定把落点选择在了泉港,因为这里有优良的港口,而且当地政府对项目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积极支持项目用地,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巨大支持。

  2008年6月,时任台湾石化同业公会董事长的周新怀率旗下18家会员企业到泉港区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石化产业论坛,双方签署了合作建设“台湾石化专区”的意向书。

  此后,台湾石化专区项目全面提速。当年9月,福建省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邹尔均率团赴台,拜会了周怀新等台湾石化同业公会的高层,并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

  今年2月,福建省派出了一个更高级别的经贸交流考察团赴台,团长为副省长叶双瑜。在与台湾石化同业公会深入沟通后,双方签署了《闽台石化业交流合作备忘录》,达成“明确项目选址、细化可研编制、设立办事机构、争取项目立项报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五项共识”,台湾石化专区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为进一步推动项目进展,泉州市政府和泉港区政府分别成立了“台湾石化专区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向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报批程序,争取立项。而台湾石化同业公会在备忘录签订后,也编制完成了《轻油裂解工场计划与预可研报告书》,落实了首期业主投资和初步投资计划。

  泉港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志军还告诉《商务周刊》,目前,该项目用地已经完成规划调整,并确定了乙烯项目的中方合资企业。同时,泉港区石化工业区已经委托有关部门开展“台湾石化专区”100万吨/年轻油裂解项目的预可研编制,争取在两个月内完成。

  以台引台的“绿谷”

  “现在我从台湾到惠安只需要3个多小时。”在位于泉州市惠安县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办公大厅里,刚刚从台湾回来的基地副总经理李武仁告诉记者说。

  李武仁的家乡是台中市,现在他从泉州石井港坐船,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对面的金门岛,从金门搭乘去台湾岛的班机,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台中。2000年的时候他就来到福建做生意,当时他从台中到福建,需要转道香港或者澳门,至少需要一整天时间。

  “最近几年里,我能感觉到大陆的经济如坐着高速直梯般发展。”李武仁颇多感慨, “随着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台湾产业加快向大陆梯度转移,两岸经贸合作交流将更趋密切。”

  李武仁所在的绿谷台商基地位于惠安县西部的洛阳镇和黄塘镇境内,8400亩的规划园区四周被植被丰富的低山丘陵环绕,洛阳河从旁边流淌而过。“这里山清水秀,正适合对接台湾的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产业。”泉州绿谷建设有限公司、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总经理陈勇斌说,

  绿谷台商基地的构想最初产生于2006年,当时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两年有余,泉州市台商协会会长郑建良找到惠安县政府,希望联合泉州其他台商投资建设一个台商创业园,依靠台商自己的人脉,吸引台资来惠安。

  “当时惠安县也很希望能进一步参与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对接台湾产业。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并就深度合作签署了一份协议书,最终确定了由台商自行投资、自行建设、自行招商、自行管理的台商专属投资工业园区。”惠安县经贸局副局长汪志鸿对《商务周刊》说,他被派驻绿谷基地已经两年多了,从一开始就代表惠安县政府参与绿谷基地的建设。

  在园区开发上,双方确定了一种“5+4”开发体制,即政府负责审批、项目审查、外部配套、征地拆迁、行政服务,绿谷公司负责设计、招商引资、内部配套、基地管理。

  “泉州绿谷基地是泉州市乃至全福建、全中国第一个由台商自行投资、自行建设、自行招商的台资高科技产业基地。”汪志鸿介绍,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以台引台”。为进一步能吸引台资,基地聘请了台湾资深专家胡锦标博士作为技术和项目的首席策略顾问,负责对绿谷基地产业布局以及招商策略做短中长期策划。胡锦标曾是台湾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之一,在台湾政商两界颇有影响,熟悉台湾的产业政策和发展现状。

  胡锦标在为绿谷基地做的一份战略分析报告里认为,泉州绿谷基地有十大理由足可以吸引台商来投资:珠三角、长三角已渐饱和,海西是未来桥接及辐射的最佳板块,因势利导易于形成产业链;中国水电资源紧张,泉州得天独厚,无水电供应之虞;泉州是海西门户,与台湾有最佳地理之便;由台商自行开发,安全稳妥有保障;可自行购地,或选择租借厂房,投资弹性灵活;重视生态,环境优美,具备升值空间;泉州为台湾先祖之地,文化、气候和生活差异少,台商至此有如归之感;台商往返,交通最便宜便捷,无离乡背井之苦;自行投资创建“明日之星产业”的创新模式,独步全国;具备最坚强的经营顾问团队,有最佳之资源整合优势。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园区内水、电、路、通信、排污等基础设施逐步到位,目前首批进入基地的项目有9个,计划总投资2亿美元,主要为太阳能电子、电子通讯、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陈勇斌说,“今年,随着招商的进展,园区又增加了一个生物技术产业项目。”

  记者在绿谷采访时,胡锦标正带领绿谷的团队在台湾招商。陈勇斌称,他们从台湾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台湾岛内不少生物技术企业非常有意愿来绿谷投资。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下,为进一步支持绿谷和吸引投资,县政府以财政投入、银行贷款以及向上争取等融资渠道,投资5000万元,在绿谷分期建设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汪志鸿说,孵化基地建成后,可同时孵化2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并可为企业提供光伏电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中试研发及试验等技术平台。

  这个占地55亩的孵化基地正在建设之中,汪志鸿估计,该基地在今年10月就可建成投入使用。

  “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引进高新企业150家以上,可利用外资20亿美元以上,年产值200亿元以上。未来,海西将崛起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中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和新的台资聚集区。”陈勇斌对此颇为乐观。

  从产业分散到产业聚集

  陈勇斌到绿谷担任总经理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此前,他一直从事着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凭借多年的园区管理经验和对福建产业发展的认识,他认为,海西战略为福建的产业提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泉州乃至福建都需要打造产业聚集的能力。

  早在一个世纪前,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就开始使用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的概念,产业聚集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产业聚集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

  《商务周刊》在闽采访过程中,当地的很多学者和园区管理者都承认,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福建省乃至中国的产业发展都处于分散状态,资金和企业的迁入也处于分散状态,没有设定进入的门槛和对产业链的思考,这就造成区域内的产业链是断裂和不完整的,

  “早期的产业发展和对接产业转移虽然有其当时条件下的合理性,但当区域内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产业分散状态将极大阻碍区域内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多年的招商引资经历,陈勇斌接触过很多台商,因为当地的产业不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断裂,很多台商并不愿意到泉州来投资。

  而从整个福建省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也存在这一问题,虽然福建与台湾有着地缘、宗族和文化上的亲密关系,但由于全省产业发展分散,很多台商更愿意到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去。原福建省社科院院长、现任福建台湾研究会会长严正也认为,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被边缘化,除了历史原因,还有着深刻的产业原因。

  对福建来说,产业聚集已迫在眉睫,也是必然的趋势。从经济增长模式看,经济学家通常把包含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称为内生性的经济增长,但站在厂商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可以源于自主创新,也可以来自于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为了获得技术溢出的好处,就必须在空间上加以聚集,因为由空间聚集所产生的“临近效应”,可以降低获得新技术与新知识的信息成本。

  “空间聚集本身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分工与合作的交易与信息成本。”陈勇斌说。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绿谷台商基地在招商过程中,都是与台湾的行业公会进行接触和沟通,希望由行业公会牵头,组织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整体平移过来。

  “这样的产业整体平移,可以更利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区。”陈勇斌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来产业的落地生根,并能最终实现聚集效应的外溢,实现产业提升。”

  福建省内的多位产业学者也认为,此次台湾第一条石化完整产业链落户泉州泉港区,也表明海西经济区正在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泉港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林志军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泉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情况》中,正在规划建设中占地79.7平方公里的湄洲湾石化基地,未来的目标就是形成湄洲湾南北两岸石化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突破天花板的新晋江

  5月26日上午,在位于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农业银行ABC大厦的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里,正在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会议主持人是晋江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永宁,他同时担任着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建设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

  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在海西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下,利用体育产业这个大平台,增加对台的体育文化交流,加快晋江打造“体育之城”的步伐。

  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当天上午晋江市委常委会就召开了第92次扩大会议,讨论晋江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文件。作为市委常委,张永宁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这是晋江产业升级和提升服务业占比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提升整个城市水平的契机。”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里,开了一上午会的张永宁仍然兴致勃勃地接受记者的采访。他指出,过去30年,晋江民营经济和服装、鞋业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以体育制造产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化,但“晋江模式”的背后,城市发展始终滞后于经济和产业要求,一段时期内,晋江的产业出现外迁苗头。虽然晋江市针对性出台了不少措施,但由于晋江腹地狭小,工业用地紧张,在行业协会及部分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晋江企业对外考察频率仍明显加快。

  外界也注意到,晋江的不少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把总部迁往厦门等地。这不仅造成了税源的流失,也让人开始担心晋江市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也表示,目前晋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已是现实。整个城市的品位档次还不高,更关键在于城市的功能显现不出来。

  几年前,晋江市委市政府就开始考虑如何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水平,提升服务业占比。张永宁曾担任过晋江市的副市长,一直主管文化体育产业,他告诉《商务周刊》,经过多次讨论以及聘请权威智库机构的研究,晋江市最终确定以体育产业为突破口,进行城市转型和提升。

  “晋江己经发展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多个全国名牌产品,并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很强的产业聚集能力。”张永宁说,不论从GDP占比还是从业人数的占比,晋江的体育产业都超过了四分之一,所以晋江决定打体育牌。

  2007年,晋江市起草的一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建立晋江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报告》被呈报到国家体育总局。当年12月18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晋江,这是继深圳和成都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张永宁告诉《商务周刊》,根据规划,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确定了“一带二地一中心”的战略布局。“一带”就是在晋江沿海大通道两侧6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规划和建设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地”是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一中心”是打造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晋江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位于沿海大通道晋南段两侧,总规划面积67.7平方公里,将建设成集运动、休闲、旅游、娱乐、商业、商务于一体的滨海产业带。”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官员姚远志称,滨海新区将是现代服务业的集成,也是晋江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他透露,晋江市已委托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仲量联行(JLL)、易道(EDAW)和新加坡盛邦(SUPG)等国际知名机构就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进行了前期策划和规划,目前都已经完成了各自的报告。今年4月19日,中体产业集团等8家企业与晋江签订意向性合同,计划投资58.45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

  “体育产业是个杠杆,要撬动未来的很多东西,而最终将创造一种‘晋江新模式’,突破‘晋江模式’的天花板。”张永宁说,随着体育产业对于城市的整体提升,晋江的产业聚集能力将更强,也会留住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

  无论是晋江还是泉港、惠安,以及厦门、漳州等台湾海峡西岸的这些城市,都在努力从“海西”这个大命题中探索通向下一个30年的城市发展之路。他们已经摸索了30年,他们还将寻找下去,但这一次,海峡上空的阳光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方向感。

  世界消费市场的重心正在转向中国大陆市场,在研究大陆市场乃至亚洲的需求方面,台湾企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开放石化上游产业到大陆投资,台湾政府还没有明确说可以或者不可以,留了较大的弹性

  如果大陆业者要来台湾,当然非常欢迎,但如果采取间接方式比如购买股权,台湾会对持股比例进行限制,目前看可能限制在20%左右

  □ 记者 张娅

  台湾岛内经济学者谈海峡西岸经济区

  6月2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一句“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最好下半年谈起来”,隔天台湾地区股市就以大涨207点报以掌声。实际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一度“哀鸿遍野”的台湾股市,因为“陆资红利”,最近几个月堪称全球表现最为抢眼的股票市场之一。5月22日,台股指数以6737点收盘,稳稳站在十年线上。十年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重要指标,更是重要的“心理关口”。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两岸利多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兑现,台股将继续走强,营造30年以来最大的多头行情。 

  作为最新一则利好,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带。2009年5月初,“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与海西区一水相隔的台湾来说,从1990年代向大陆大量投资以来,截至2008年10月,累积投资额高达738亿美元,累积贸易额达到7524亿美元。随着海西战略的深入以及两岸经贸合作更为紧密,将给台湾经济和两岸发展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为此,《商务周刊》专访了三位台湾经济学者,以期从“海峡东岸”的视角解析相关问题。

  台湾的科技更适合亚洲市场

  ——访台湾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龚明鑫

  《商务周刊》:作为台湾经济研究智库的学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大陆提出的“海西战略”?从1990年代台湾大量向大陆市场投资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成为两大台商聚集区,目前两地的台资规模仍然大于福建。在未来的产业承接上,海西区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龚明鑫:“海西”的概念在2004年已经开始提了。在上个世纪台资企业开始向大陆投资时,他们所建立的工厂大部分都是“两头在外”模式。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当时对外联系比较发达的地区,交通也很便利,这些地方一般都设立了保税区,为投资在当地的外商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政策。从地理位置来讲,福建离珠江及长江大港较远,而地形上,福建属于丘陵地区,在对外联系上也没有那么紧密,但由于福建与台湾的气候比较类似,所以双方以前的合作多以农业为主。

  现在,台湾企业该转移出去的低端制造产能都已经转移出去了,大陆的对外优惠政策也在逐渐取消。两岸产业的竞合已经不只是投资替代或是出口替代,而会演变成两地间产业分工结构的模式与路径。未来两岸在经贸上如何合作?台湾也提出了很多观点。海西区首先要把发展思路确定下来。从台湾方面的声音来说,有人认为,海西区可以进行TFT(薄膜晶体管)、LCD (液晶显示器)的一些模组加工;也有人认为,海西区可以作为台资企业拓展大陆二、三级市场的试验点;另外,海西区也可以在服务业上有所发展。

  《商务周刊》:过去几年台湾失业率连续攀升,在您看来,这是否是产业过度转移导致的?来自大陆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在大陆进口市场占有率升至1994年的12.5%后,除2002年短暂回升至12.9%外,此后的12年来一直都在11%以上。2008年,大陆从台湾进口的金额同比增长仅2.3%。您如何评价这样一个现象?

  龚明鑫:过去,台湾的产业还是在世界产业链条上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一旦世界经济不景气,台湾经济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这次经济危机就让台湾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台湾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产业转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台湾企业的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很多老一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所以陆续遭到淘汰。因此,现在台湾政府在努力打造终身学习体系。

  虽然大陆海关贸易资料显示台湾在进口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我们还要关注一个重要数据,也就是大陆本身不同港口的贸易量占有比重,这是在上升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资企业已经本地化了。当然,西方企业在大陆市场更注重品牌建设,这点也是台商们需要反思的。目前,在大陆的一级市场,西方企业已经进行了强大的布局,但在二、三级市场,他们很难进入,这是台湾的机会。

  《商务周刊》: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指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与前苏联的发展没有本质区别,也无非是由劳动和资本这些投入的惊人增长所驱动的,而不是通过提高效率实现。从“亚洲四小龙”时代至今,台湾的经济模式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龚明鑫:目前台湾还是有很多产业优势,比如创新技术。台湾的优势是,全世界科技的发展往往是适应西方发达国家的需求,而台湾可以将这些科技转化为适应亚洲市场。比如,正是由于台湾联发科提出的“Turn-key”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手机生产的技术门槛,才使得山寨手机迅猛发展;在上网本市场,台湾的威盛电子发布了VIA上网板,拉低了上网本的技术门槛。世界消费市场的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当然目前重心主要是发展迅速的大陆市场。在研究大陆市场乃至亚洲的需求方面,台湾企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商务周刊》:由于金融危机,美国的消费额大幅萎缩。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很多年美国消费增长都将落后于GDP增长,2008年将作为亚洲发展模式破产的标志性年份。中国大陆市场正在迅速崛起。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这是否有利于两岸未来占据世界产业链的制高点?

  龚明鑫:有统计显示,美国每年有10兆美元的消费需求。即使美国经济不增长或者负增长,短期内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很难再创造出一个如此大需求的市场。过去,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为西方发达市场服务的,只有等同样量级的市场出现后,大家才会转而为新的市场服务。这个趋势刚刚开始。在原有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要想自主创造还比较超前,也很难实现。但是,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做。

  石化产业通常是围绕上游群聚的

  ——访中华信用评等公司分析师范维康

  《商务周刊》:台湾石化产业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对外转移的情况怎样?

  范维康:台湾石化产业是从下游往上游发展的,即回头式的整合。具体而言,就是从最下游的加工开始,为了掌握上游原料,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附加值,不断往中上游整合。过去几十年,石化产业在台湾其他产业比如科技产业崛起之前,是最重要产业之一。现在,台湾主要有两个大的石化体系,一个是中油公司的国营体系,一个是台塑集团的私人体系。最早期,台湾政府为了发展石化产业,通过中油公司设立了很多石化裂解厂,建立起石化中上游作业流程,并且支援下游产业,通常比较多的是中小企业。后来,台塑体系又发展起来了。

  随着客户的转移和对成本优势的追求,一些台湾的中小石化企业已经把中下游产能不断往大陆或东南亚地区转移。台塑集团也一直希望在宁波复制之前在台湾的经验,但它绝大部分产能还保留在台湾南部的麦寮。通常而言,越往中上游发展,所牵涉的资本和技术的复杂度越大,尤其是上游的石油炼制和轻油裂解,往往受到产业战略和国家层面的影响,所以这方面的转移更不容易。至少在过去几年里,台湾业者在大陆和其他地方还没有往上游整合的案例。

  《商务周刊》:石化产业是“海西战略”重点推进的三大产业之一,据您观察,台湾业者对石化产业向大陆转移有什么想法?

  范维康:过去几年,对于台湾非台塑体系的石化企业来说,碰到的较大的问题是台湾环保越发高涨。换句话说,中油体系在进行产能扩展和更新上受到很大阻力。在台湾大的石化投资必须经过台湾环境评估委员会的核准,过去很多投资都卡在环境评估上。此前台湾推出了一个“国光石化投资案”,目前虽然在进行中,但连环境评估都没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业者希望在大陆进行投资,福建政府也非常欢迎他们在当地建立一个上下游整合的石化专区,这部分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对于未来这些集团和公司有没有财力和能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样进行类似的产能扩建,还有待观察。目前看起来,他们还是有所行动,因为中油系在台塑的压力下很难在岛内高速成长。

  此前,台湾政府明令石化产业的上游如轻油裂解、石油炼制等核心部分不允许对大陆开放。随着中下游产业往大陆的部分转移,台湾业界一直强烈呼吁政府开放上游投资。但“扁政府”执政的8年时间基本采取管制态度。“马政府”上台之后,对两岸经济合作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实际上,台湾对于企业到大陆的投资有一个机构叫“投审会”,对比较大的投资按照Case by Case的方式进行审批。对于开放石化上游产业到大陆投资,台湾政府还没有明确说可以或者不可以,留了较大的弹性。最近台湾报纸头条报道称,石化上游在今年7月会有松绑动作,但政府还是加了一个背书,希望台湾业者虽然去大陆投资,最好还是优先考虑在台湾投资。

  除了比较正面的政治气氛外,这些投资还有其他的复杂因素。对于投资的时间点和金额,投资带来的产能对于整个石化产业预期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疑虑,这些业者都应慎重考量。

  《商务周刊》:5月20日,由台湾石化公会在泉州牵头投资兴建的“台湾石化专区”筹备处揭牌。您认为在相关产业承接上,泉州的优势在哪里?此前,台湾石化产业的转移以台塑集团在宁波的投资最为典型,海西区如何理顺其他区域的关系?

  范维康:石化产业和高科技、电子等行业成本结构不一样,原料成本尤其过去几年石油价格高涨时代占到石化业总成本的7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80%—85%以上。因此,石化产业比较重要的竞争优势还是在成本控制上,换句话说,建厂用地和原料的取得是很重要因素。另外由于中国大陆是石油进口国,很多原料通过海运方式进行,便利的港口也很关键。

  石化产业很多上游原料和半成品都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很多中上游部分依靠管线连接,这就是说,一旦上游的原料产区建立起来,对于中下游方便运输的产品的生产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群聚效应,而且也会产生规模经济和比较大的成本优势。从台塑集团来讲,要在大陆复制往上游的经验首选还是宁波,因为它在当地已经建立了比较大的产能。但是另外一些台湾石化公司做的是下游加工部分,这个比较容易迁移。

  台湾企业希望参与大陆中产阶级的兴起过程

  ——访花旗(台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郑贞茂

  《商务周刊》:去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和未来CECA的憧憬,加快了海峡经济进一步紧密的趋势。对此,台湾产业界有何反应?

  郑贞茂:大陆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不容置疑,比如大陆“家电下乡”对于台湾电子产业销售的帮助,以及每天超过3000人规模的大陆观光客,这些都有利于台湾经济恢复。现在台湾各方关注两个重点,一是两岸关于金融合作的协议,比如要不要签MOU(金融监管备忘录),二是两岸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

  两岸直接经济合作的困难点在于个别产业的谈判。台湾过去一直是亚太地区电子产业中心,但在一些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上明显不如大陆,一旦双向市场开放,台湾会面临很多冲击,所以目前台湾这些产业比较反对CECA。当前正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凸显两岸合作契机,如果两岸合作后在全球GDP中维持一个相对强势,可以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很好示范。未来如果整个大中华市场自己能够维持稳定增长,而不再需要依赖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对整个亚太市场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商务周刊》:如您所说,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以及两岸金融合作是一个热议话题。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趋势?它将给两岸金融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郑贞茂:目前看起来,6月份两岸就会签订MOU。但即使签了MOU也不代表大陆金融业者可以马上到台湾成立分行或子行,也不代表台湾业者立刻可以到大陆发展,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再讨论。台湾目前比较担心的是,大陆的金融企业包括证券、银行和保险公司,规模都比台湾的同行大很多,如果对等开放,台湾金融业的竞争优势明显不如大陆。所以,台湾业者希望务必采取不对等的开放方式。换句话说,大陆方面对于台湾金融业者的进入必须给予比较多优惠措施,相对大陆进入台湾可能一开始会受到比较多限制。如果大陆业者要来台湾,当然非常欢迎,但如果采取间接方式比如购买股权,台湾会对持股比例进行限制,目前看可能限制在20%左右。台湾业者到大陆,可能比较喜欢采取直接设立分行的方式,也不排除会设立子行。

  在开放初期,台湾金融业到大陆还是以支援台商融资为主,未来势必要融入中国大陆客户中而不再是只服务台商,这就必须要跟当地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学习怎样才能服务本土客户。大陆金融业者到台湾也面临同样问题。

  在大陆资金入台方面,开放初期大陆资金也不能投资所有产业,台湾政府目前还是比较偏重在一些比较不具敏感性的产业,比如基础建设、仰赖大陆的生产基地等。两岸开放会循序渐进,不能立即高度开放,毕竟双方都要进一步了解当地市场生态和未来获利机会,慢慢资金才会越来越多。最近这段时间,台湾股市明显受到两岸进一步合作议题的影响。未来大陆QDII来到台湾市场,更多大陆企业来台湾投资,对振兴台湾经济会有更好的效果。

  《商务周刊》:台湾政府提出未来将强调文化创意和节能减碳领域,这是否会导致台湾的中低端制造业进一步转移?

  郑贞茂:海西战略的好处是,开放一些重点地区鼓励台湾中小企业来投资,让他们有具体区域的选择。如果大陆政府只是宣布欢迎投资,而没有说明是在哪些地区,会有一些失焦,中小企业也不知道应该投资在哪儿。

  台商在大陆投资有一个群聚效应,珠三角大多是玩具、鞋子、衣服等生产厂,长三角大多是电子产业。随着两岸往来更加密切,福建在开放初期吸引台湾一些电子产业的可能性比较高。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台湾电子业在全球产业供应链到处都有投资,包括印度、菲律宾。福建和台湾有非常接近的地理位置,从台湾到福建比到长三角时间更短,所以电子业可以从长三角慢慢往福建延伸。长三角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未来会是大陆非常关键的经济脉动。珠三角的经济层次会比较集中在制造业的发展。

  《商务周刊》: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经济起飞时是一个日本—台湾—美国的三角贸易体系,现在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台企对大陆投资而形成了四角贸易。未来,在这个新的贸易体系中,大陆是否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郑贞茂:过去,台湾和中国大陆都依赖出口,双方没有合作关系,在欧美市场的议价缺乏谈判优势。当国外大客户要求降价时,就必须配合。由此导致台商在生产上控制成本的能力非常强,但在提高加工附加值上没有进步。两岸如果能够借助大陆内需市场,建立很好的发展模式,将与海外客户有更高议价空间,进而提升两岸出口附加价值。

  我完全同意中国大陆未来担任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这有赖于大陆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提供非常强盛的购买力支持。过去几年,大陆是全世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最大基地,台湾也希望参与大陆中产阶级兴起的过程,并且可以给大陆提供本身的发展经验。对台湾来说,日本过去主要是机器设备的提供者,市场本身不是那么重要。随着台湾和大陆的发展,日本的重要性会降低。

  台湾最大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上有日本,下有东南亚,熟悉美国市场,靠近中国大陆,处于这些全世界重要市场的中间。有一个地理优势,加上金融体系越来越开放,台湾在区域贸易中不会缺席。台湾企业的生产非常灵活,一旦有需求就可以立即提供产品,他们也在越来越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想要提高在欧美市场的份额,生产具体由谁来做不是那么重要。你可以看到,山寨手机其实是大陆和台湾厂商同时参与,而手机技术一开始也是欧美市场发展。台湾要挑战欧美品牌,如果没有中国大陆在后面支撑,很难与之进行竞争。

  海西战略促进海峡     经济区空间重组

  □ 文 石正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海峡经济区,是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以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地缘临近性以及文化同源性为背景,以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两岸经济机制性一体化为共同愿景的经济区域。

  首先,“海峡经济区”是分居海峡两岸的大陆、台湾两个独立关税区之间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整体区域经济单元,其边界随跨海峡生产、贸易网络的地域扩展而具有动态演进性,存在大(祖国大陆与台湾)、中(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小(福建与台湾)“三层重迭”的空间结构。目前,国务院支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峡经济区的一部分。

  其次,“海峡经济区”基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发展,已不再是一种泛区域经济整合的“构想”,而是业已形成海峡两岸大规模贸易投资往来、垂直与水平混合型产业分工网络,以及大陆台商产业集群与本土化初步发育的区域经济板块实体。该区域经济空间具有明显的“结节化”特征——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地区等两岸经济交流致密地区。

  第三,目前来看,海峡经济区还是以海峡两岸经贸的功能性整合为主要特征的,其未来演进的方向则是通过两岸“三通”的深化发展,两岸经济制度性整合的推进,实现两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便捷、高效沟通,同时藉由结节区功能的提升及其扩散与辐射作用的加强,进一步扩大两岸经贸交流规模和范围(包括产业范围、地域范围),推动两岸经济整合空间由“结节区域”向“网络区域”的演进。

  海峡经济区是以两岸经济一体化为物质内容的,是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借助经济要素流动(“生产力流动”)实现交接、重组、整合而为一体的过程。海峡经济区作为两种不同经济区域的链接空间,在区域经济空间节点、信道、流、网络和体系五大要素发育方面业已达成一定成果,随着两岸“三通”及海西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两岸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将加快,进而影响到海峡经济区结构重组的效率。

  已经开启直航“三通”和目前正在实施的海西经济区,意味着两岸区域经济交流“信道”将更加畅通,这将引发海峡经济区的区域空间重组,促进海峡经济区的成长发育。“信道”是经济交流得以实现的沟通管道,包括物质的交通管道,也包括非物质的信息、资讯交流管道等。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首先,以往两岸大量货物绕经第三地中转,客观上弱化了两岸部分海、空港的物流中转功能。直航后,两岸主要港口(如厦门、高雄等)将具备物流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成为两岸物流的新集散地,从而提升其所在区位的竞争力,使其有机会成为海峡经济区的重要网络节点。直航后,台湾的高雄港、基隆港等分流部分大陆经香港等中转的国际进出口货运,加之两岸货物运输的“裁弯取直”,无疑会刺激这些港口的营运绩效。厦门、福州港具有对台地缘优势,直航和海西经济区政策势必会让福建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

  其次,直航和海西经济区政策有利于促进两岸更全面直接“三通”的实现,特别是双向“三通”,包括陆资入岛等方面内容。这对于海峡经济区空间网络的双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效遏止台湾经济边缘化,使台湾经济重振活力。台湾地区经济开发程度高,与大陆形成较大发展位差,无疑有条件成为海峡经济区网络结构中的高级“结节”,在海峡经济区空间组织架构中充当领导者的角色。但由于台湾前当局的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致使其不能善用大陆市场,限制了辐射扩散功能的发挥,也使自身经济转型受限,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渐边缘化。如在台美国商会发表的白皮书中曾指出的那样,台湾与大陆之间经济融合较差,一些外商甚至把台湾视做“本地市场”,而不是区域市场。实际上,近年来,台湾不但经历了资金大量外流,而且有大批优秀的经理人才、技术人才离开台湾,寻求更国际化的工作环境。直航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无疑意味着台湾能够充分利用大陆市场降低经济转型升级成本,使其从海峡经济区的成长演进中获得经济活力。

  另外,直航和海西经济区政策将会使两岸“信道”通畅,而“信道”通畅作为区位优势变迁的动因,将大大提升相关区位的竞争力。其中,受益最明显的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估算,两岸直航情况下,高雄、台中至厦门,基隆至福州的海运距离均不超过200海里,一艘轮船行驶一趟约10多小时,1个标准集装箱的运费只要300美元左右。但如绕经香港或其他第三地(过境贸易), 航程则增至600—1000海里,时间增至3—4天以上,费用每集装箱增至700—900美元;若经第三地港口中转,花费时间更多,所需费用更高,每个集装箱增至1000美元的运费以及7—10天的运输时间。透过这一估算结果可知,此前赴闽投资台商所需付出的运输成本较之赴大陆其他地区投资所付运输成本相对更高,从而大大削弱了福建对台经贸的地缘优势,对台商赴闽投资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福建在两岸经贸合作大板块中居于不利地位。

  近5年来,“海西”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使福建的腹地纵深得以扩展,另外在产业聚落方面也渐成气候,产业配套能力大为改善,使福建对台绝对区位优势显著提升,为闽台经济合作的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于福建而言,无疑是在“地利”和“人和”基础上恰逢“天时”——自身禀赋要素优化、对外联系通道的建设以及外部环境(两岸经贸交流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促使福建的绝对区位优势提升,加之地缘优势、政策优势潜力的发掘,相对区位优势和绝对区位优势相辅相成,福建的综合优势将因而大为凸显,使福建有能力抓住两岸经贸开放的新契机,迎来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成为海峡经济区的活跃板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