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澳门日报:政府采购何不扶持自主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9日 14: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9日电 《澳门日报》29日发表社论说,以政府采购带动自主民族品牌汽车的发展,并非朝夕可完成。要让自主品牌真正成为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主流,一方面需要民族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另一方面更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部门能做出表率。若政府在采购中能更多向自主民族品牌倾斜,对于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成熟,无疑将起到积极带动作用。中国汽车产业才能长足发展,民族品牌才能最终走向世界。

  文章摘录如下:

  宝马汽车不久前曾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专家称,政府看中宝马,与该车在公务用车时具有“特别方面的能力”有关,如警务用车。宝马和全球警务机构具有五十多年合作经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包括警务等特殊用车也日益得到重视,宝马完全可满足要求。(编者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今年各级党政机关的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降低15%,中央国家机关今年除新任和外地调京的部级干部配备工作用车以及黄标车更新外,其他公务用车一般不予更新,因此目前没有采购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车的计划。)

  在广东,省财政厅负责人称,广东省政府采购目前不会采购宝马汽车作为公务用车。广东省表明这一立场,首先是基于可理性、灵活自主掌握公务用车采购标准。宝马系列车早在十数年前就已在广东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过去的“贪大、图洋”转变为“实用、经济、环保”理念。这种整体消费观念的转变,决定着当地政府采购公务车的态度。

  其次,对此做出表态还凸现当地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广东省适时提出目前不考虑采购宝马,自然符合民意期待,也令民众感到欣慰。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公务用车之弊,以及公交车腐败,屡遭社会诟病。如二○○七年陕西某机关单位,公务员人数不足一百三十人,但配备使用的公交车却高达四十多辆。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国拥有大约三百五十万辆公务车,每年用于养这些“官车”的费用达三千亿元人民币,其开支远超军费,也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公交车浪费之严重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民族品牌汽车的前途令人关切。在本次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虽然也包含自主民族品牌,如奇瑞、比亚迪和吉利等民族汽车企业的品牌。“采购通知”也明确规定,“各单位新配备和更新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比例应达到百分之五十”。但实际执行情况仍令人担心。因为与宝马等知名高档轿车相比,自主民族品牌汽车无论在性能还是品牌影响力,仍存在明显不足,亟待提高。

  人们还担心,日后宝马等品牌车还会进一步挤压自主民族品牌汽车在公务车市场的份额。如在二○○四年前后,国家出台公务配车标准后,广州产的一款日本品牌汽车恰好符合要求,该品牌车立即迅速占领各地公务车市场,因一时供不应求,只有加价才能提车。这一现象警示人们,政府公务车采购放开对宝马的限制,倘若不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在未来两三年内,随着宝马等生产厂家对产品和市场定位调整到位,公务车逐步“宝马化”的现象就可能出现,而非目前所指的主要用于警务等特殊行业。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数字,二○○○年,全国各级政府采购公务车数量为三万九千五百辆,二○○七年上升到五十万辆,总金额达八百亿元,占当年政府采购总额的约五分之一。自主民族品牌汽车尽管已进入政府采购清单,但由于政府公务车主要采购中级车和中高档车,自主品牌汽车在这一市场竞争力较低,政府采购量极其有限,目前绝大多数公务车仍是各类国外品牌。

  诚然,以政府采购带动自主民族品牌汽车的发展,并非朝夕可完成,要让自主品牌真正成为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主流,一方面需要民族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部门能做出表率。倘若政府在采购中能更多地向自主民族品牌倾斜,对于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成熟,无疑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这样,中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民族品牌才能最终走向世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