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旭人:08年预算除交易印花税外均超额完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6日 07:54  中国财经报

  谢旭人强调,今年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将以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四个方面为重点

  据新华社电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6月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国务院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强调,今年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将以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四个方面为重点,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谢旭人说,2008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全国财政收入61330.35亿元,比2007年增加10008.57亿元,增长19.5%,完成预算的104.9%;全国财政支出62592.66亿元,增加12811.31亿元,增长25.7%,完成预算的102%。中央财政收入33626.93亿元,增加5014.98亿元,增长17.5%,完成预算的103.4%;中央财政支出36334.93亿元,增加6574.98亿元,增长22.8%,完成预算的102.5%;安排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亿元以备以后使用,支出总量合计36526.93亿元。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控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数额之内。

  报告显示,中央财政去年各主要收入项目中,除证券交易印花税仅完成预算的48.8%之外,其他项目全部超额完成预算。谢旭人介绍,证券交易印花税未完成预算主要是受去年股票市场低迷、降低税率及单边征收的影响。

  报告显示,去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分别为13497.76亿元、2568.27亿元、232.1亿元,分别完成预算的100.7%、104%、103.2%。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391.13亿元,完成预算的107.8%,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7173.55亿元、2234.23亿元,完成预算的111.6%、110.1%。此外,车辆购置税989.8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2%,关税1769.95亿元,完成预算的110.6%。

  谢旭人还报告了今年前5个月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安排。1月至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7108.67亿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1955.7亿元,同比下降6.7%,完成预算的40.9%;全国财政支出22496.98亿元,同比增加4887.17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预算的29.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89.6%;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32.2%;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40.1%;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2.2%;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长93.5%。

  谢旭人还介绍,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已累计下达5620亿元;已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9亿元。

  在分析今年前5个月财政收入下降较多的原因时,谢旭人指出四点: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较多,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使相关主体税种税基缩减。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下降,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减少较多。

  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推开增值税专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继续实施2008年已出台的税费减免政策等,相应减少较多收入。

  四是2008年同期财政基数太高。

  同时,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障年初预算安排的各项重点支出需要,财政支出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出压力很大。

  谢旭人指出,今年下一阶段,中央财政将狠抓增收节支,将在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收入管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增长。“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和出国(境)经费。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全面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谢旭人强调,今年下一阶段,中央财政将在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的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资源税改革,调整和完善消费税制度,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制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