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阻击外资垄断内地化妆品联姻大牌原料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 02:37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卢曦发自上海

  内地化妆品企业高成本采购高端原料,一种观点认为,这说明企业开始重视修炼内功;另一种看法认为,在原料上投入过多成本,将夺去企业的营销预算。

  今年6月初,自然堂化妆品生产商伽蓝集团与对客户采取评级制度的化工巨头巴斯夫达成了一项原料供应协议,从此以后,伽蓝集团可以从巴斯夫采购和雅诗兰黛、资生堂同样的原料。

  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开始猛抓上游原料。在自然堂之前,立白、拉芳等日化洗涤产品企业均不惜成本迈出国际采购步伐。

  但是,在攻下国际大牌供应商、获得高品质原料的同时,企业的成本也将升高。那么,内地化妆品高成本从原料向高端突围是否合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伽蓝采购高端原料

  拥有近150年历史的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对下游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客户采取评级制度。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化妆品巨头长期拥有“白金级”的尊贵地位。今年6月,中国本土的化妆品集团伽蓝集团与巴斯夫达成协议,由“黄金级”升级为“白金级”,成为这一级别仅有的内地化妆品企业。

  实际上,伽蓝对上游供应商的“进攻”在去年就已开始。伽蓝集团企宣部主管毕慧娟向记者透露,去年7月,伽蓝第一次与巴斯夫签约,采购巴斯夫独有的一项拥有国际专利的抗衰老原料成分。伽蓝享有这一成分的“独供”,巴斯夫目前还没有向其他客户授权。

  此外,伽蓝还从巴斯夫采购一些具有美白、保湿功效的原料,用于生产旗下的美素、自然堂两个品牌的化妆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系列动作意味深长,伽蓝从此拥有了和国际大牌相同的原料,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立白、拉芳更先动手

  业内人士透露,许多内地的原料供应商,最初是由化妆品原料的贸易公司起家,积累了一定经验以后,才开始自己开发原料,做品牌,开发客户。

  内地化妆品企业在起步阶段,通常选择本土供应商。但常常遭遇到一个难题:很少有化妆品企业拥有独立的原料检验功能,买来原料后,不经检验就直接投入使用,往往在后期才发现问题,企业由此蒙受巨大损失。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开始重视源头,从原料开始谋求升级,逐渐改变中国日化市场长期由外资垄断,内地企业仅仅在洗涤、洗发护发取得一些突破的尴尬局面。

  日化营销专家谷俊举例称,立白集团早已与国际香料开始合作,成为国际香料的大客户。除此之外,雕牌、上海家化等具有较强实力的内地日化企业,也已开始重视原料采购。他们的供应商中不乏知名化工企业,但采购量不大,作为客户的级别也不高。

  业内人士最为称道的案例是拉芳。据称,拉芳已与一家知名国际原料供应商合作成立了研发中心,供应商根据拉芳的需要开展研发。内地企业与供应商这样的深度合作目前尚不多见。

  使用高端原料成本高

  巴斯夫、国际香料、芬美意等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商。

  “生产出来的化妆品,1000个产品中出一个次品和100个产品中出一个次品,这是‘洋’原料和‘土’原料目前存在的品质差距。”谷俊说。巴斯夫等企业供应的原料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

  然而对于高端国际原料,我国内地化妆品企业的心情仍然十分矛盾。

  毕慧娟称,伽蓝从2002年开始向法国CODIF公司采购,此后又签下日本、韩国和德国的多家原料供应商。但是,进口原料的高成本给企业带来了沉重压力,进口原料不仅价格高于本土原料,运输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综合核算下来,国际采购成本往往是国内采购成本的数倍。

  而且,比起国际大牌,我国内地的化妆品企业在采购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价格上难免吃亏。

  昂贵原料考验营销预算

  内地化妆品企业不惜高额成本采购高端原料,业界出现两种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这一举措说明企业开始重视修炼内功。另一种不同看法认为,在原料上投入过多成本,将夺去企业的营销预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内地品牌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只有在同等价格下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然而,品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在拥有和国际品牌相同档次的原料后,内地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观点预测,未来可能出现内地企业向外资企业挖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

  资深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透露,在营销方面,目前化妆品的营销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外资品牌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内地品牌通过原料突破,并不是一条捷径。目前国内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本土品牌只有37家。“能消费起国际原料的企业并不多。”随着原料成本的提高,企业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力度可能有所减弱。如何取得两者的平衡,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专家分析

  自然堂“高调”采购或是一种营销手段

  一位熟悉自然堂的营销人员分析认为,伽蓝此次高调宣布采购高端原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自然堂在起步时期主要通过化妆品店销售,全国布点超过7900家,2005年后开始进攻商场超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700家商场。

  从渠道布局可见,自然堂走的是模仿国际品牌的道路。

  在外资牢牢控制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内地品牌不得不剑走偏锋。以上海家化佰草集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挖掘中国本土文化,赋予产品“草本”概念,从而以本土特色避开与外资品牌的正面竞争。另一些内地品牌为了迎合消费者“崇洋”心理,将公司注册在国外,或以其他方式为自己披上“洋”皮,竭力掩盖自己的本土身份。

  伽蓝似乎正在试图复制国际大牌的发展路径,选择了一条正面进攻的道路,既未回避本土出身,也未强调自己的本土特色。在毕慧娟向记者提供的资料中,伽蓝对亚洲乃至欧美市场都抱有野心。

  知情人透露,2005年,伽蓝开始做高端品牌,2008年的销售额是16.5亿元,其中自然堂贡献了5.5亿元。

  “目前自然堂还是一个中端品牌,虽然品牌已非常成熟,但要追赶国际品牌,短期内还不可能。”业内人士认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