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19分报道,最近正在广东、上海、重庆、浙江、山西五省市进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引起了公众的热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下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更是热议的焦点,改革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专家有何观点,中国之声连线孙莹。
中国之声:这个事情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大家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在广东、上海、重庆、浙江、山西五省市的试点已经展开了,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有的声音说了,先停停,重新制定方案。对此专家有什么观点呢?
记者:我今天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张翼教授,针对改革方案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职工一样统筹交纳养老保险,单位交20%,员工自己交80%,对于这个他发表了观点,他认为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对统筹的那一部分,单位交纳的20%资金的来源在什么地方,这个要解决,这个不解决,事业单位分为三种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一种是半行政事业单位,他的来源是可靠的,因为国家财政的拨款决定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种事业单位往往绝大多数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款,少部分资金是自己筹办的,这部分也不用太发愁。
最发愁的事业单位,是完全不由国家财政补给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人员的20%统筹资金的来源,就实际上是市委单位的营运成本,我们说他们的压力会相对比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位压力大一些,因此我们解决这一部分单位试点的时候,往往要从不同方面去估计、评价它的统筹资金的来源。
也就是跟胡晓义副部长说的一样,改革试点过程中,一定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这是第一步。
第二意思是对个人交纳的80%的数额,我们原来说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的,现在个人交80%以后,势必会降低当前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当期收入,比如我现在是3000块钱,我要把这80%,就是240元交了之后,我当前就少了240的收入,这个收入的降低又从什么地方弥补,这种改革就促成一个问题。公务员改革没有拉开,只改事业单位,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本是高于公务员的,这种情况就导致,本来是由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会客观上低于公务员的收入,尽管数额不是很大,但是也会引起资源配置的转型,造成国家公务员队伍报考压力的增加,官本位的情况更显著的表现,所以,怎么样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也是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是现在就应该加快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还是沉一沉再制定详细的方案,张翼教授说:“现在不要着急,要通过研究试点改革之后再返回来,通过专家、学者、通过实际操作部门、通过地方实际推广部门,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共同商讨以后,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制度以后,再去推广,那才是符合中国改革步伐的,中国改革要走渐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