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姚伟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7.2%,降幅较4月扩大0.6个百分点,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再创1996年以来新低。
如果看PPI的分项数据,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涨跌不一。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反弹,5月原油出厂价格降幅继续收窄,5月同比下降50.6%,较4月的53.6%收窄3个百分点。
钢铁和化工产品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价格领跌。根据数据,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下降28.1%,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部分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出现下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PPI数据所释放出的信号十分模糊。一方面,PPI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之势,但另一方面,如果从月环比来看,PPI已连续两个月上涨,结束了之前连续七个月的环比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指出,从月环比价格变动情况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均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同日配发的解读,PPI同比下降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加大。
国家统计局指出,从供求看,中国工业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进而抑制我国PPI的快速回升。
事实上,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PPI同比增幅下降的背后实质上是产能过剩的经济难题。
惠誉国际评级有限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麦克名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便指出,中国的PPI数据将会一直非常消极。
“很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过度依赖出口。我没有看到任何改变。”麦克名说,随着外需的消失,国内产能过剩问题自然立刻凸显,预计这将持续很久。新加坡华侨银行分析师谢栋铭也认为,最新PPI数据实际上反映了过去几个月来的产能过剩现象。他预计,接下来几个月部分行业仍有可能继续“去库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