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政策仍需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1日 06:31  金融时报

  记者 谷秀军

  短期内供过于求局面无明显改观

  短期内,我国通货紧缩压力仍将存在,而长期又有出现通货膨胀的隐忧,因此未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把握好灵活性和前瞻性。当前防通缩仍是稳定物价的主要矛盾,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同时,对于未来通胀抬头的隐忧,虽然目前不宜过于夸大,但也要有应对之策,应提前通过货币政策的微调,来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

  

  “从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方向事实证明是对的,原来的一些担心显然是有点过分紧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这是CPI和PPI自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保持“双降”格局。就此,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青丽告诉本报记者:“这意味着短期内我国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并无明显改观,抑制了物价的反弹。不过,虽然目前静态地来看,CPI、PPI持续双降,物价吃紧,但这并不意味着通缩的压力在加深。”

  众所周知,CPI用于衡量居民日常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幅度,是货币政策决策参考的重要指标。我们注意到,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CPI走势出现较大波动。2008年2月同比CPI涨幅达到8.7%的高点,之后涨幅回落,2009年2月开始出现CPI同比为负的情况。由此引发了对价格形势的讨论。有观点提出,2月份以来,我国同比CPI涨幅已进入负值区间,并且可能持续数月,可以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存在价格下行的压力,但尚未形成典型的通货紧缩;还有观点认为,主要经济体央行实行类似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国内信贷也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持续快速增长,未来有通货膨胀压力。

  杨青丽认为,通胀预期正在形成,但短期内的经济状况并不支持货币收缩。鉴于经济基本面目前并无明显改善,短期内收缩银根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仍会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并不会继续放宽口径,不会加大货币宽松力度,而会对金融机构持续的高速放款进行微调,这种微调不是货币政策方向性的改变,而是货币政策宽松环境下的微调,从时间上来看,仍有半年多的时间让货币供应控制在适当的目标范围之内,至少第四季度之前不会采取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她进一步分析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格局有望维系,但加大宽松力度并无必要。如果认为货币政策变动是对通胀预期提前作出反应的话,那么货币政策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收缩而非继续扩张。事实上,本轮货币扩张会在中长期内加剧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的失衡局面。所以,虽然短期内通缩依旧,但加大宽松力度并无必要。

  郑超愚进一步分析说,CPI已连续4个月下降,PPI下降的时间则更长达半年,目前还是通缩的压力,这与整体经济不太景气还是一致的。他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利率政策应该有所松动。

  我们看到,央行上月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指出,中央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握好后续政策的力度和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一方面要能够对抗短期通货紧缩预期的压力、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另一方面又要能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并避免中长期风险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复苏时,如果非常规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经济带来新的冲击;但如果退出过慢、流动性回收不够及时果断,又存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本报记者说,短期内,我国通货紧缩压力仍将存在,而长期又有出现通货膨胀的隐忧,因此未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把握好灵活性和前瞻性。当前防通缩仍是稳定物价的主要矛盾,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同时,对于未来通胀抬头的隐忧,虽然目前不宜过于夸大,但也要有应对之策,应提前通过货币政策的微调,来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全球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有很多。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杨涛预计,对各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恢复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今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消费价格处处长刘建伟认为,今年以来CPI连续负增长,短期看对百姓来说直观上是有利的,但从长期看物价持续负增长未必是好事。不过,CPI处于低位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造了环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