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振冬
“测不准”原理最适合放在金融市场的预测上。虽然此前市场普遍预测5月新增贷款将远低于4月,但最终数据往往与市场预期相左。据市场人士透露,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600亿元,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新增贷款仅2600亿元,股份制银行成为5月份信贷投放的主力。
进入二季度来,信贷投放高位回落。4月新增贷款5918亿元,较一季度大幅缩减。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尚不活跃,民间投资仍未启动,以及第三批中央投资迟迟仍未下达,不少机构此前预计,5月新增信贷将延续4月的回落态势,大幅下挫至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
但据记者了解,5月份,国内信贷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异军突起,成为5月份新增信贷的主力军。而且,当月个人消费类贷款显现放量增长态势,票据融资所占比例也仍然较高。5月份,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600亿元,仅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9%。而今年一季度,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新增贷款占比高达50.5%。相对于国有大行信贷投放趋缓,股份制银行则表现突出。
在国有大行中,中行5月份新增贷款700亿元,该行4月份新增贷款600亿元,前4个月新增贷款6300亿元;工行5月份新增贷款600多亿元,该行4月份新增贷款515亿元,前4个月新增贷款近7000亿元;由于经营策略的调整,建行的5月份信贷出现较大回落,仅327亿元,该行4月份新增贷款700亿元,前4个月新增贷款近6000亿元。农行5月新增贷款500亿元左右,前4个月该行新增贷款5900亿元。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股份制银行已经开始成为新一轮信贷投放的主力军。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集中的大项目、大企业,主要还是四万亿政府投资拉动,在这些领域中小银行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但国有大行基于业务集中度方面的控制,在后续的政府项目中的营销力度远不如一季度,让给了中小银行很多市场空间。而且在5月份,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尤其是在票据业务方面,也都成为股份制银行的发力点。另外,许多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纷纷异地扩张,下放了相当一部分审批权限,业务快速扩张也是可以理解的。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下调资本金比例,将令地方政府可以同时启动更多的项目,由此银行贷款因项目资本金无法到位不能进行投放的障碍也不复存在。因而预计6月至8月将再度出现一轮争抢“地方政府馅饼”的“信贷二次冲锋”。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高义预计,6月信贷可能会超出四五月份的平均水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央投资项目资金到位后,信贷配套资金会逐步到位,二是到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可能还会像一季度一样存在冲时点行为,这会导致6月贷款可能增加较多。
不过,银行界现在也开始担心央行可能重新恢复规模管制。中行董事长肖钢此前曾表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口头上没有变,但实际上已经在收缩”。
相对乐观的观点是,不少机构认为,由于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货币政策近期不会改变风向。东方证券认为,央行货币政策6月可能继续维持“真空”状态,货币政策转变时机可能在第四季度。就央行保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两项核心任务来看,经济增长目前仍然占据主要权重,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而物价方面当前处于微妙的平衡阶段,国内通缩仍在持续,但受原油和大宗商品影响,通胀风险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