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新能源产业规划箭已上弦 新能源优势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2日 06:47  东方早报
上海新能源产业规划箭已上弦新能源优势大
上海已明确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新华社 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专访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长唐忆文

  东方早报记者 李晓辉 实习生 张雯淇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先锋的上海市,正努力在这个经济危机的低谷时期率先寻找到转型期的新感觉。

  5月23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该机构隶属的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是上海市发改委直属管理的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机构,能源交通研究所以能源、环境和交通、物流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制定能源环境和交通物流领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及相应的法规、标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上海市统计局4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一季度生产总值(GDP)3150.47亿元,同比增长只有3.1%;远低于全国一季度同比6.1%的增长水平。这主要是受累于第二产业的疲软。1月至3月,上海第二产业仍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走势,实现增加值1243.42亿元,同比下降了8.1%。

  上海正走在又一个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已经被确立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两个中心”建设正在明确地引导上海走向前方,进而再走到全国的前头。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上海对工业制造业将如何做到平衡?代表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如何在现有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的土壤上发展并再度超车?

  “制造业被赶出了城市,纽约、伦敦和芝加哥进行了去工业化,失去了新一代制造业中的机遇。放弃制造业和工业,同时也就可能放弃了让它们的城市变得多元化的机会。”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研究部主任沙希德·优素福(Shahid Yusuf)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世界银行“创新上海”课题组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早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长唐忆文研究员。唐忆文对早报记者透露,“目前我们正在配合上海市发改委开展《能源环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等。相信只要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新能源振兴规划》,上海可以很快有具体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推出。”

  发展新能源的优势很大

  东方早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成立的背景是什么?将承担起上海能源、环境领域怎样的使命?

  唐忆文:能源交通研究所偏重于战略和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政策研究推进新能源的产业化应用。我们之前也配合上海市发改委做了关于《上海市“十一五”能源专项规划》和《上海市能源安全战略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次成立的契机,既是酝酿已久,也和目前能源热直接相关。

  上海实际上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方面一直走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地区的前头,上海作为担负国家十座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城市,应该在很多战略性问题上率先思考,如低碳经济发展等问题。

  东方早报:谈到上海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那么上海在做新能源规划的时候以怎样的思路来考虑?上海在发展新能源发面将有怎样的优势和合理利用?上海的新能源重点会放在哪几个方面?

  唐忆文: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领域肯定是会涉及到像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这些热点,尤其还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实际上这些产业都需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比如核电方面如果没有任何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基础是无法发展的,这些产业仍然要坚持上海的工业基础和国内外的市场导向双重考虑。

  至于布局,要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比如临港新区虽然离市中心比较远,但是其有海运优势,比如核电、风电基地放到那里是合适的,另外比如光伏产业,实际上并没有太大量的运输需求,可能就会分散在不同的产业区内。

  上海发展新能源产业仍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区位优势、要素市场优势、人才市场优势等,要根据自身优势来发展上海的新能源。其中,要素市场优势包括融资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与国际交流的流通性等。

  另外,从产业扶持政策方面来讲,对于新兴的这些新能源高科技企业,其实上海有很多开发区都有政策,可空间仍然还不够大,这还需要我们努力去推的,可以考虑有专门的新能源孵化创业示范园区这样的地方。等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推出之后,上海会考虑推出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重点项目来落实。

  开放式心态发展新能源

  东方早报: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刚才谈到上海会发挥要素市场优势,能不能更为详细地谈谈上海将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唐忆文:上海仍然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城市之一,与新能源相关的配套产业能非常迅速的找到。上海这个城市综合性很强,但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光靠本地企业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开放式的心态来面对未来的机会。

  刚才谈到上海有区位优势、要素市场优势、人才市场优势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带动的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比如说像风能,就是风机安装、维护,还有合同能源管理等,这些都是与新能源相关的服务业的领域,市场空间非常大。

  上海首先应该努力吸引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前来落户,所以我们这次也希望能有一些集中的产业基地在规划中体现。

  东方早报:比如光伏业,上海光伏制造业目前只有两百兆瓦产能。上海这方面起步比较早,但是后来发展一直比较慢,你认为这是因为上海产业政策没有像江苏那样有个明确的支持呢,还是因为上海确实不太适合太大面积的扩充光伏产能?

  唐忆文:上海光伏产业在生产制造规模方面不会比其他城市大。我觉得这个本身也是市场选择,在上海包括土地成本高、电价也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所以光伏产业相应的成本太高,要有选择地进行生产。但是上海可以在光伏研发上发挥优势,也可以搭建检测平台,为全国服务。

  上海发展太阳能的方向是薄膜。因为薄膜的附加值确实比较高,从土地、能耗等方面来说还是比较符合上海的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亲自领衔上海新能源产业规划,上海会把太阳能产业发展作为重点之一。无论是推薄膜还是其他技术,比如薄膜现在就有4种技术、还不排除有其他的新技术,最终应该还是由市场来选择。因为发展的技术方向很多,有转化率的问题,还有衰竭性的问题等,但相对来说,如果它在技术上有突破的话,会成为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双轮”驱动很有生命力

  东方早报:上海确定了“两个中心”的发展目标,俞正声书记指出,制造业是上海不可缺的一部分,上海并非不搞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上海在经济战略发展规划中,如何既不丢掉服务业,又能使得服务业大发展?

  唐忆文:关于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地位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争论的。上海这个城市非常特殊,跟其他特大城市不一样。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很发达,以“双轮”驱动,很有生命力。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很多如何看待制造业的问题都提了出来,各界都在重新反思,如何看待实体经济。也就是说对产业结构这个问题,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一定要舍弃掉传统的优势?

  越是在这种危机时刻,越是会注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会形成一个“倒逼”时机,把一些战略性的产业培育起来,同时也将一些原本发展并无优势、市场萎缩的行业淘汰掉。

  所以说上海跟北京走的路不一样,上海本身的工业基础是非常强的,上海不能放弃制造业这个方向是明确的,甚至是要更大的加强。

  首先要看上海经济,我们不能轻易抹去已发展起来的制造业,服务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行业要让它萎缩掉是需要政府下很大决心的。上海这几年一直很重视节能减排和GDP能耗方面的战略研究和考虑,这两年很多高能耗的项目能够关停的实际都已经尽量关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