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第一动迁房调查:40平方米拆迁房62个户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15:06  东地产

  《东地产》童丹霞

  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近期一则动迁户的传闻闹得满城风雨。

  “一户居住面积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竟然有62个户口。按动迁款人头算每个人23万,动拆迁这四十多平米需要动用资金将近 1426万元人民币,即每平方米超过28.52万元。”这样惊人的动迁户不仅惊动了居委会、动迁组,也惊动了闸北区公安局。

  40多平方米的房子有62个户口,这样“超牛”的住户也被坊间称为“上海第一动迁房”。

  户口迁入已冻结多年

  4月29日。

  《东地产》记者来到了新客站北广场,中兴路大统路一侧的私房已拆迁过半,滞留的拆迁户多蹲在地上或搬个板凳坐在门口聊着拆迁动向和补偿金。

  《东地产》记者随口向路边的拆迁户打听着“上海第一动迁房”的事情。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这里许多拆迁户对这个传闻并不感到陌生。

  一位60多岁的大妈向《东地产》记者透露,“我们也听说这事,这户人家应该是在地梨港路,听说户主有80多岁,家里有8个儿女,具体哪个门牌号也不是很清楚。”

  站在一旁的街坊邻居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儿女再多,也不会有这么多户口,肯定是有人搞鬼了。”

  “太不公平了,我们这里拆迁费这么低,他一家要拿那么多。”

  但《东地产》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户口早在10年前就冻结了,虽然中间断断续续有解冻,但这里的户主都是之后才知道的。四十平方米迁进几十个户口的事情,可能发生吗?

  “第一动迁房”浮出水面

  为弄清事实真相,《东地产》记者来到地梨港路。当地很多拆迁户都表示听说过这户人家。其中一位拆迁户自称就住在传闻中的“上海第一动迁房”附近,但他表示担心对方“有权有势”找上门会对自己不利,因此无法告诉记者具体的门牌号。他只是对《东地产》记者透露,“这户的户主已去世,家有8个儿女,但即便把外姓的女婿、媳妇、小孩的户口都迁进来,也不可能有62个。  主要是这户人家关系网广,早在10多年前就得到内部消息将其他户口悄悄地迁进来。”

  另一位拆迁户向《东地产》记者描述了更多有关“上海第一动迁房”的情况,“两层楼的矮房,房子很小,建筑面积估计不到30平方米,户主姓吴,有个女婿听说是在政府部门工作,10年前动用关系将户口迁进去,其中还有一些不是他们家人的户口。”

  经过多日走访,终于有当地居民向《东地产》记者提供了所谓“上海第一动迁房”的具体门牌号码。

  “62个户口”子虚乌有

  5月过后,《东地产》记者在地梨港路61弄XXX号找到了传闻中的吴姓人家,在门口恰好碰到这户人家的两位成员。

  “62个户口之事纯属无中生有”,这户人家的一位中年男子反复向《东地产》记者解释,他们家最多只有22个户口, 22个户口的来由都是户主的直系亲属和妻儿,而且连户主两个女儿的户口都没有安置于此。如今房子由大儿子居住,其他家人在外都各自有房。

  一旁的街坊邻居也纷纷向《东地产》记者表示,他们和这户人家很熟悉,根本不可能有62个户口的情况出现,真不清楚谣言是因何而起。

  北广场动拆迁组也证实,目前并没有62个户口的拆迁户签定协议。

  动迁组负责地梨港路61弄的伊蓉华给《东地产》记者拿出了记录本,吴姓人家门牌旁确实记录的是22个户口而不是传言中的62个。

  迁户口“不违法但违规”

  “上海第一动迁房”是否另有所指?《东地产》记者与有关部门联系,但并未得到新的线索。调查至此,“上海第一动迁房”看来将以谣言定性。

  但《东地产》记者在采访中的确发现,几十平方米的拆迁房内有二三十个户口的现象并不少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户口仍是应安置人口的认定办法之一,虽然此外还将实际居住、他处无房作为认定门槛,但在实际动迁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对此动拆迁组大都难以核实,即便是可以核实,为了安抚已经付出代价的居民们,动迁组也可能会模糊处理。

  “违规不违法,”上海震旦律师事务所律师雷敬祺将拆迁户往私房内不断引进户口,但实质并不居住其中做了定义,“没有哪一条法律不允许居民可以往拆迁房内迁户口,但一旦某区域确定拆迁后往往会规定冻结户口迁入,不过仍然有部分拆迁户越权违规迁入户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