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透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近200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 15:5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题:透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近200天

  新华社记者王宇 姚均芳 姜锐

  自2008年11月我国货币政策果断转型、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以来,在近200天时间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手段,保持资金的总体充裕,这些货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多种手段保持流动性总体充裕

  去年四季度以来,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大局,央行通过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及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等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200天时间内,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6万亿元,如此规模为以往信贷史所罕见;截至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95%,为1996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7.48%,恢复到2008年6月前的水平;贷款余额增长29.72%,为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使用工具上,与过去频繁依赖利率和准备金率工具相比,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更多地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调节流动性。春节后,央行及时恢复了3月期央票按周发行的节奏,有效熨平了季节性因素引发的银行体系流动供求波动,促进了货币信贷合理、平稳的增长。

  在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体充沛的同时,相关部门坚持信贷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在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的同时,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灾后重建、扩大消费、自主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服务。

  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

  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以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得到增强,分析人士指出,贷款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从总量上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信贷的快速增长迅速保证了一系列政府项目的开工,使得去年10月份以来工业‘跳水’的趋势得到遏制。在贷款支持下新开工项目的迅速启动,使第一轮去库存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看,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90.7%,工业增长速度已经恢复到去年三季度水平。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在一季度出现环比降幅逐步缩窄的趋势。

  目前,新增信贷主要投向政府项目相关配套投资,同时,信贷结构在近几个月也逐步优化。今年3月和4月都出现了票据融资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的情况,显示越来越多的贷款进入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数据的连续反弹也反映出宏观政策提振作用逐步显现,经济活跃度有所提高。

  同时,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缩预期。受翘尾因素及食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连续3月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信贷等先行指标出现的积极迹象有助于缓解公众的通缩预期,增强公众信心。

  未来政策走向受关注

  在近期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国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市场关注,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上海参加陆家嘴论坛时更是提出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微调。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情势下我国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微调或将更多体现在操作力度和结构方面。

  交通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仇高擎认为,在经济没有出现明显回暖的情况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不过面对一季度信贷激增的局面,央行更有可能通过窗口指导和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微调。

  “预计央行同时会在信贷结构上进行微调,比如抑制重复建设的信贷支持,增加对产业升级以及私人部门的信贷投放。”仇高擎说。

  今年以来,大部分信贷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等与政府投资相配套的项目中,这在地方上刺激了一些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对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挤占。怎样让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特别是投入到中小企业上去,将成为今后的信贷重点。

  数据显示,体现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银行短期贷款在4月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可见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经营状态并不如预想得好。”刘煜辉说。

  分析人士认为,此时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与财政政策搭配,寻找到与财政政策相搭配的结合点,通过财政的支持,撬动企业的资金需求,把信贷更多地投向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领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