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部: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不作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 20:1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韩洁、罗沙)针对美国将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挂钩的做法,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反映客观事实,公允价值计量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因此,中国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规定均不作调整。

  此次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公允价值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90天内完成关于是否取消或暂停公允价值的研究,认为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有关,由此引起美国乃至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轩然大波。

  此后不久,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工作人员立场公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3号——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价格持续下跌的不活跃市场情况下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更多指南。2008年10月13日,IASB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公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作出调整的规定,允许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紧接下来,直接采用国际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相应公布了上述规定。

  对此,刘玉廷表示,中国不属于直接采用国际准则而是与之趋同的国家,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虽然我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开始显现,需要对会计准则公允价值问题作出回应。

  他指出,中国一直在高度关注、密切跟踪美国和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动态,经过深入研究和慎重考虑,提出了以下基本意见:

  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银行等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监管机构疏于监管。会计准则反映客观事实,公允价值计量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即使金融产品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也是不可避免的。将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挂钩,有观点认为是一些银行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在转移矛盾和公众视线,这是不无道理的。

  二是FASB和IASB先后公布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只是迫于压力所作的调整,而且明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财务报告已被各国广泛认可,不可能轻易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而改变会计的计量属性。

  三是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坚持了适度谨慎原则。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后,财政部通过各种方式强调和提示企业,应当慎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投资性房地产,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了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但同时规定了使用公允价值的严格限制条件。《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1570家上市公司中630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其中只有18家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他表示,鉴于上述情况,中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均不作调整。IASB对中方意见和做法表示赞同,认为中国这样处理不构成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此外,他指出,目前,全面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成为国际会计界关注的焦点。IASB根据G20伦敦峰会倡议,提出了简化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建议,拟将金融资产的四分类改为两分类,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一类是以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刘玉廷表示,这一改革与中国密切相关,财政部已积极参与其中,也希望会计界密切关注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并提出意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