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情者称内地富豪受害者仅露冰山一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 21:47  CCTV经济半小时
知情者称内地富豪受害者仅露冰山一角

  黄明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金融学教授告诉记者,KODA的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称为Accumulator,国内翻译为累计期权,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投行是尽量的想兜售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他们有很大的激励机制,在复杂衍生产品上他们赚的越多,这些销售员的奖金也拿的越多。

  面对这么诱人的理财产品,似乎没有人能抵挡住诱惑。

  赖建平:“所以我们听了以后,一个个热血沸腾,这不错啊,买这个产品,市场上10块钱东西,我可以8.5元甚至更低8块就买得到,这不是很好的一个交易吗?”

  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赖建平同意荷兰银行私人银行代理购买了这种叫KODA的投资产品。而郝婷则是在星展银行投资顾问的操作下,购买了同样的投资产品。后来的对账单显示,正是这些叫KODA的产品不仅让郝婷的8000多万元血本无归,而且还倒欠香港星展银行9000多万元。

  郝婷:“我自己大概算了一下,整个最大合约值,就是他所谓的这个KODA,因为我这个户口里边没有做过别的东西,他就给我做的这一种东西,那么最大合约值是6个亿。”

  记者:“郝婷和赖建平投资这种叫KODA的金融产品,为什么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明明银行帐户里只有8000万元,为什么能够作出6个亿的产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也联系了香港星展银行,并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回应。那么这个叫KODA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呢?”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Accumulator是一些极其高杠杆的复杂工具。”

  黄明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金融学教授,他告诉记者,KODA的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称为Accumulator,国内翻译为累计期权。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和外汇、股票、石油期货等挂钩,通常和约的期限为一年。

  黄明:“一个典型的Accumulator合约,往往是这样的,投行会跟你说,我这有一只股票,卖10块钱一只,但是你是我的高端客户,所以我给你打折,8块钱,每天买个一千股。”

  KODA其实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的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KODA有四个特性:1、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2、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取消;3、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4、合约期一般为一年,投资者只要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购买,因此这一产品往往带有很高的杠杆性。

  黄明:“假如说股票跌到一块钱了,你还得一年每天买下去,每天得花8块钱一股来买,双倍的买,不光双倍每天买,而且一直要买一年。”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金泉:“这个产品设计实际上它这个像一些比较大的金融机构或者银行他实际上给客户设计出来,他是和客户的一个,应该说是一个博弈关系。”

  银行和客户签了协议以后,那么来讲实际上在赌,赌这些就是说石油或者期货的价格或者股票的价格,他们就是说一个增长或者是一个下跌。

  肖金泉解释说,在一般人的概念中,Accumulator就是通过这些私人银行购买一些优惠打折的股票,同自己在证券市场上操作并无本质区别,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些投资Accumulator的客户存在帐户里的资金,并没有直接用来购买市场上的股票。

  肖金泉:“而客户他存在银行里的钱实际上他已买这个金融衍生产品的保证金了,所以往往就是说你客户存的两千万他根据你的资产状况他会给你放大,放大就是你购买的数额。”

  为什么这样一种理财产品会让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骛?专家分析说,一个原因是有些投资者确实偏好高风险高利润的理财产品,另一个原因是牛市行情中部分投资者盲目相信股市只涨不跌;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投资者对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并不了解。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肖金泉告诉记者,他所代理的一些案件中,很多投资者就表示当时根本不了解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大部分人仅仅知道这种产品的收益,而不知道它的巨大风险。在杠杆的作用下,假设你的帐户里有1000万元,那么你的合约数值就会高达五六千万,在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

  肖金泉:“那么以至于很多客户,很多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掉进去以后,就是10年,甚至一生的积蓄,由于购买了这个产品不仅血本无归,而且就是说变成了一个需要重新创业了。”

  金融衍生品=富豪杀手?

  通过专家的解释,我们知道了,郝婷和赖建平购买的不是收益丰厚的投资宝物,而是一种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一些香港媒体估计,仅在2007年,整个香港金融市场成交的累积期权合约总值就在1000亿美元以上,涉及到包括星展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产品积聚的风险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暴跌,急剧放大,把投资者的财富席卷一空。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在摩根士丹利担任了9年的亚太区经济学家,他对国际投行设计的这些金融衍生品有着深入的了解,按照他的推测,国内投资Accumulator的人数远远超过香港。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中国这次做这个衍生产品人的话,是成千成万的人做衍生产品的,这个规模是非常大,可能中国大部分有钱人都做了这个。”

  黄明博士告诉记者,他在长江商学院的数十个学生都购买了和郝婷一样的KODA产品,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家。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其实对国有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注意到了最近有一批国有企业蒙受了巨额的衍生产品的亏损,也是做的非常复杂的衍生产品和郝婷做的这种复杂衍生产品非常相似。”

  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我觉得在内地的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可能是有很多还没有暴露出来,而且有一些受害者也是可能涉及到他们不想给人知道,他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也是涉及到金钱上的问题他不想别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量的金钱投资在这种衍生工具方面。”

  吕志华作为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的会长,已经陆续接到几十名投资者的投诉。他曾经是香港著名的证券分析师,从事证券及传媒业超过15年。他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专程从香港赶到了深圳。

  吕志华:“这种衍生工具产品,我们叫做Accumulator,那我们是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I kill you later,那又是翻译成中文就是说,我会迟些杀死你,那真的是这种合约,到最后全都是杀掉所有那些有钱的投资者了。”

  在吕志华看来,内地投资金融衍生品的人数要多的多,特别是那些在香港开有帐户的富裕阶层和民营公司,基本上都参与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资。

  吕志华:“整个市场来说,累股期权在2007年最高峰的时候,大概是涉及的金额有6千亿港元,但是当时来说,我们还没有评估内地人士受害的情况,那所以我觉得实际上那整个累股期权合约金额在高峰的时候,应该是超过6千亿的。”

  记者:“在采访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时候,他告诉我,2007年,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但是这些国际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权值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那么为什么这些国际投行会做出这么大的金融衍生品呢?”

  谢国忠:“Accumulator当时的话是毛利最好的,当时可能有5个百分点,如果你做一般的衍生品交易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毛利率。”

知情者称内地富豪受害者仅露冰山一角

  曾经在摩根士丹利担任了9年的亚太区经济学家,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告诉记者,是Accumulator在2007年养活了在香港的国际投行,当时香港最有钱的员工就是那些欧美银行的私人银行家们,当投资者损失惨重欲哭无泪的时候,这些拼命推销Accumulator的私人银行家,却在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

  谢国忠曾经在世界银行担任了5年的经济分析员,之后又在摩根士丹利,担任了9年的亚太区经济学家,对于这些国际投行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当时这种金融衍生品不仅对投资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样也吸引着发行这些产品的国际投行的银行家们。

  谢国忠:“比如说你有一千万美金,我让你买一亿美金面值的Accumulator,我的投行那边的收入的话是5%,那就是500万美金,500万美金我个人收入的话,一般是30%,那就是150万美金。”

  黄明:“投行是尽量的想兜售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他们有很大的激励机制,尤其他们的衍生产品销售员,他的奖金和银行的利润挂钩,在复杂衍生产品上他们赚的越多,这些销售员的奖金也拿的越多。”

  如此高的利益驱动,使得这些投资银行和他们的员工将复杂金融衍生品的规模越做越大。2007年美国的GDP总量是13万亿美元,但是华尔街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就达到了60万亿美元,是实体经济的4倍多。与金融衍生产品同步急剧增长的是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的奖金和分红,2007年华尔街仅高管层的奖金总额就高达400亿美元。但盛宴的狂欢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正是因为这种贪婪和疯狂导致了2008年年底的华尔街风暴。

  谢国忠:“所以这个激励机制到了一定的份上,他可以把朋友卖了,连朋友都可以卖了。”

  谢国忠告诉记者,是Accumulator在2007年养活了在香港的国际投行,当时香港最有钱的员工就是那些欧美银行的私人银行家们,当投资者损失惨重欲哭无泪的时候,这些拼命推销Accumulator的私人银行家,却在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

  谢国忠:“当时分奖金的话,几千万美金的奖金的人有不少,那几百万美金的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出现了就是那个排队买法拉利的概念,所以到了07年的时候,法拉利排队有两年以上了,所以现在虽说经济那么箫条,那些人口袋里钱还在,所以法拉利排队还是这两年。”

  半小时观察:警惕“富豪杀手”

  碧桂园在年报中曝出投资金融衍生品出现巨亏12亿人民币,而令碧桂园惨输的是去年与国际投行美林签订的一纸股价对赌合约,作为拥有碧桂园59.12%股权的大股东、曾当选中国女首富的杨惠妍其身价也因此而大幅缩水。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此前67岁的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在辞职函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击垮这位商界奇人的是一种对赌澳元的外汇累计认购期权,中信泰富在这种金融衍生品上的巨亏超过150亿港元,而且根据杠杆合约,这些损失还在继续扩大。更近一段时间,国资委下文约束央企投资金融衍生品,有多少央企参与了其中?又出现了多大亏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曾在摩根斯坦利任职的谢国忠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透露,国内一著名企业家因为accumulator巨亏10多亿美元,他的很多朋友都因为accumulator遭遇重创,当中国的众多民营企业家和国营企业在海外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遭遇金融衍生品血洗的时候,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还远远不熟悉金融衍生品,我们对金融衍生品背后巨大的风险认识还远远不够,对金融一知半解,又手握巨额资金的内地投资者,在用小钱赚大钱的利益诱惑下,他们很容易就被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吞噬掉。

  前不久国内三大航空公司被曝投资航油套期保值这种金融衍生品出现巨亏,其实航油套期保值几乎是欧美所有航空公司的都普遍参与的一个投资项目,但欧美航空公司并没有出现大的亏损,这说明我们在投资金融衍生品方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大国企尚如此,个人投资者对此更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主编:孟庆海  记者:康敬锋  摄像:李慧、樊金峰、李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