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写:唇枪舌剑共谋亚洲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9日 22:51  新华网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19日电(记者邓伽、樊曦、朱轶凡)19日晚,水城博鳌索菲特酒店一间能容纳2000多人的东方演艺厅内座无虚席,嘈杂的人群在等待中显得有些兴奋和焦急。因为,再过几分钟,这里就将上演一场经济名流之间的“唇枪舌剑”,而这场“巅峰对决”聚焦的是亚洲经济的复苏之路。

  “在过去的50年中,西方的发展模式屡遭质疑。当金融危机持续至今,亚洲经济在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之后,却先于西方发达国家显露出一丝曙光。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亚洲的出路在哪里,又有什么竞争优势?”

  来自全球著名的财经电视媒体CNBC的主持人宋马丁在寥寥数语之后,将在场辩论嘉宾和观众的思绪切换到对亚洲经济形势的思考中去,现场瞬间鸦雀无声,观众屏息凝神,期待着4位辩论嘉宾的思想风暴。

  “现在全球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对于亚洲总产品的需求相对来说会下降。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出口,更需要全球市场。”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一语惊人,提出了“两条腿前进”的论点——未来亚洲应坚持出口和发展国内市场并驾齐驱的道路。

  “根据我们公司对亚洲市场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的消费信心指数非常高,这说明亚洲消费者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领导全球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公司全球副主席白素珊则针锋相对,并用大量比较权威的市场调研数据证明了自己对当前亚洲经济形势的看法——亚洲经济可以依靠其强烈的消费者信心来扩大内部需求,以达到遏制由出口和外资流入锐减造成的经济下滑趋势。

  美国总统前经济顾问拉特里奇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言论。他说,亚洲需要“能源”。这一“另类”观点令在场观众颇为疑惑。随即,他的解释让人们会心一笑,原来,这个“能源”并非石油、天然气,而是“年轻人的能量”,即亚洲大量年轻人就业的欲望和智慧资源。

  “经济活动根本是能量的转移,即人力资源是亚洲的巨大优势,这说明,在信息技术、医疗、教育等急需人力的服务性产业应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满足了人们的就业需求,整体经济就能得到发展。”拉特里奇的新论使主持人将辩论的议题自然转向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探讨,因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恰恰是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来增加就业,而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也暗合了亚洲不少国家的经济前景。

  在辩论的下半场,4位嘉宾对中国的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难题、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较高的居民储蓄率、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诸多焦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嘉宾们形成了两大共识,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辩论嘉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总结陈词中说:“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正在继续创造着我们的经济奇迹。”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加谨慎,在团结合作中坚持本国的长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短期经济促进政策相结合。

  如同樊纲在最后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复杂的。短短的1个小时的电视辩论似乎并没有让观众尽兴,然而,在这种思想的交锋中,亚洲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人们对亚洲的思考就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对亚洲充满信心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