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18日电
增强信心 深化合作 实现共赢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9年4月1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本届年会把“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作为主题,对于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深化合作、战胜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衷心祝愿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一揽子计划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力求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是全面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均衡发展。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导致经济减速、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增加,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我们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我们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解决这些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增投资计划中,重点加强农村建设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田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加快修建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电网,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围绕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建设煤运通道、西部干线铁路和机场。着眼于扶持落后地区,帮助困难群众,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等。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使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环境得以改善,对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三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们制定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选择那些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集中力量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我们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加大对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投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中国经济集约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和活力源泉,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实施扩大内需的计划中,我们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国内即期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同时也有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体制创新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总之,我们制定实施一揽子计划,是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蕴藏着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有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和体制基础,有充裕的资金、丰富的劳动力等要素支撑,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在战胜危机的同时,一定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在改善本国人民福祉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主要表现: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4.2和6.4个百分点;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8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在“家电下乡”和小排量汽车减税等政策带动下,家电、农机等行业产销大幅增长,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2%,初步扭转一年多来的下降局面。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4.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呈现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出现转机。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落实,产生积极效果。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长势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春耘备耕进展顺利。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四是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主要是: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农业稳定生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