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今开幕 温家宝会见外国领导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8日 14:42  解放日报

  本报博鳌4月17日专电 (特派记者 朱晨)以“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将于明天在风景秀丽的海南博鳌正式拉开帷幕。年会与会人数及各国政要、前政要、国内外部长官员出席人数均超出往届规模。1600余名各国政要、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将从各自不同角度,给处于经济危机中的亚洲建言献策,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首次成为论坛的关注焦点。

  在今天下午3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透露,出席本届年会的企业家共有800多人,其中450余人来自境外,人数为历届论坛之最。金融界高管的踊跃参与,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论坛将通过全体大会、专题分会、圆桌会议、主题餐会及电视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对新兴经济体如何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扩大国际贸易与投资,如何应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亚洲经济何时走出衰退等热点问题进行开放讨论。龙永图表示,希望博鳌亚洲论坛能够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发出自己声音的一个重要平台,承担起加强亚洲各国对话合作、为亚洲在危机中谋求发展的重要使命。

  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确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明天的开幕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的20余位部长级官员将参加随后的分论坛讨论。巴基斯坦、蒙古、缅甸、越南等12个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也将出席年会,这样的人数规模将是论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记者今天在即将举行开幕式的主会场看到,准备工作已经完毕,主席台上与会贵宾的名牌也已安放就位。据悉,此次论坛有近500名国内外记者参与报道,其中200余名来自海外。

  据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徐松 常璐 郑玮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在海南省三亚分别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越南总理阮晋勇、伊朗第一副总统达乌迪、缅甸总理登盛、蒙古国总理巴亚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温家宝对上述外国领导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表示欢迎,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届年会一定会达到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深化合作、共克时艰的目的。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论坛年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信会议将取得成功,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增强共同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温家宝在会见阮晋勇时说,明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双方决定举办“中越友好年”活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强中越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两国去年底如期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为实现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海问题是中越之间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要登高望远,从大局出发,积极维护南海稳定,推进互利合作,争取南海共同开发迈出积极步伐。

  温家宝在会见达乌迪时表示,中方愿继续与伊方保持高层接触和各级别交往,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温家宝重申,中方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坚决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希望有关各方尽早重启谈判,中方愿为此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温家宝在会见登盛时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方将努力帮助缅甸克服困难,支持缅甸的可持续发展。温家宝表示,中方真诚希望缅甸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和解。

  温家宝在会见巴亚尔时说,中蒙地理相连、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两国总理还共同出席了矿产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温家宝在会见纳扎尔巴耶夫时表示,中哈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两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积极措施,保持双边贸易增长势头;二是加紧落实已达成的协议,重点推进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三是加强金融和投资合作,确保大项目顺利实施;四是推动基础设施等非资源领域合作。

  温家宝在会见扎尔达里时表示,巩固和发展中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作为全天候朋友,中国愿为巴基斯坦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欢迎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方愿与巴方共同努力,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宁。在当前形势下,双方要加强落实已签署的能源和交通设施大项目,不断挖掘潜力,探索扩大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两国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