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税收杠杆助力中国经济效果渐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15:5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 题:税收杠杆“助力”中国经济效果渐显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李延霞

  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成为中国经济的“助力器”。

  增值税改革全面实施 为企业生产“减”去成本

  为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于近期印发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将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降低了5个百分点,这将有效缓解房地产企业缴税的压力。

  实际上,这只是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冰山一角。今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场以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增值税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为企业减免税收超过1200亿元,成为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度最大的一次。

  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栾淑萍介绍:“去年我国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所得税税率从33%降到25%,当年就为我公司减少税款支出1300万元,今年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预计今年我商城购进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50万元。”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王仕平介绍,过去的八年里,用友公司获得国家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1712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4067万元,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减税政策贯穿生活 为百姓消费“减”去负担

  本准备购置一辆帕萨特1.8T的证券公司职员刘小姐,在2009年的春天改变了主意,小排量汽车成为她的最终选择。“小排量汽车环保便捷,最重要的是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减了,可以省不少钱。”

  与刘小姐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今年3月,我国乘用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受减税政策的影响,1.6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销量“井喷”,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长21.68%。

  票子、房子、车子,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件事,去年开始,我国诸多税收政策的调整使百姓也从减税中得到实惠:

  ——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

  ——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

  ——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转让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使用税。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9消费信心消费意愿调查”显示,对于年内有汽车、住房需求的消费者,26.5%和31.6%认为减税政策对自身会有较大影响。

  “去年下半年以来进行的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减轻了个人税负,促进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说。

  六次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 为出口“减”去后顾之忧

  从今年4月1日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等3800多种商品出口退税率得到提高。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第二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自去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的第六次调整。

  ——2008年8月1日起我国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2008年11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及部分玩具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至14%。同时提高了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自2008年12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3770项商品出口退税率。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涉及航空惯性导航仪、摩托车、缝纫机等553种产品。

  ——从2009年2月1日起我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

  连续多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抑制我国轻工产品出口过快下滑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尽管鞋类、箱包出口分别下降2.3%和7.3%,塑料制品、家具及零件、玩具出口下降10.7%至17.1%,但均低于全国外贸出口降幅21.1%的水平。

  福建省晋江市服装出口大户大森公司副总谢高潮坦言,出口退税率上调,对企业出口增强信心有很大的作用。“退税提高直接影响利润,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多一点少一点,对企业影响很大。”

  根据税务总局的介绍,今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随着各项税收政策的逐步完善,税收杠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逐渐显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