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 > 正文
首季经济好于预期:“保8”有望
■GDP增长6.1%、物价指数微降0.6% ■新华社:我国经济开始走向复苏
□晨报记者 李 强 实习生 刘佳琪
一季度的系列经济数据昨日公布,其中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6.1%,低于全年目标 “8%左右”近两个百分点;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2%,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对此,国家统计局在点评时指出,“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
新华社昨日也发文称,虽然同比数据不佳,但从2009年首季度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环比降幅收窄,以及一系列经济先行指标看,我国经济正在摆脱阴影,走向复苏。
GDP增6.1%“很不容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表示,GDP同比增长6.1%“很不容易”,“今年的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但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
李晓超还特地概括了经济上的积极变化:“两个稳”,即工业生产运行企稳、农业发展稳定;“两个快”,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加快;“三个高”,即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创单季新高、全国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社会信心在提高;“三个缩小”,即对外贸易出口降幅缩小、财政收入降幅缩小、发电量降幅缩小。
不过,李晓超强调,经济反弹的基础尚不稳固。他指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增多,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贷款“飙升”不致通胀
3月份CPI、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如期”连续第二月双双告负,而工业品出厂价环比降幅正逐月缩小,这意味着通缩风险有望缓解。但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的贷款已经完成了全年90%的目标,市场有些担心,这会否引起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导致新的通胀甚至滞胀。
李晓超就此回应说,货币和贷款增长快未必会引发价格上涨,因为存在三大制约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还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价格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还比较充裕。
新刺激计划只是预案阶段
对于中国政府是否还会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李晓超表示,首先要认真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揽子计划,因为这些计划和措施有些已经落实,有些还正在落实,今年一季度经济实践证明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是有效的政策。
李晓超同时认为,当前宁可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做好各种应对预案。
消费是“可依靠的力量”
李晓超介绍,一季度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最终消费拉动GDP6.1%增幅中的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2.0个百分点,外需负拉动0.2个百分点。
李晓超指出,要实现今年经济的较快增长,依靠外需的难度相当大。而在国内需求的两方面——消费和投资中,消费的稳定性更好,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可依靠的力量”。[数字新闻]
中国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项目 同比增幅
●GDP 6.1%●CPI -0.6%●PPI -4.6%●固定资产投资 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0%●进出口总额 -24.9%
[专家热评]
下半年GDP增速“超8”
哈继铭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在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全年的新增信贷总额可能达到6万亿元,甚至达到8万亿元。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会在7%左右,而下半年则可能明显超过8%。信贷高增长有通胀风险
庄健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目前我国政策在注重保增长的同时,应观察、分析货币信贷是否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信贷一直高增长下去会有一定的通胀风险,对此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政策不会立马收紧
王庆(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3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不过货币政策不会马上收紧,也没有进一步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必要。“输血”中小企业、保就业
唐建伟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政府应通过窗口指导等手段引导信贷的结构性调整,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因为中小企业是保增长,促就业及扩消费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