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月信贷或再创天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7:58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袁伟华

  三月份经济数据正式出炉之前,一条由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先震惊了市场,据称3月份全国新增贷款再创新高,达到1.87万亿元。如果此数据属实,意味着3月贷款增量同比增幅达659.84%。

  A   新增贷款再创新高出人意料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3月28日表示,根据3月份已过去20天的情况看,3月份中国贷款投放规模增量依然很大,3月份新增贷款仍将延续前两月“爆炸式”增长的势头。

  不过2月份新增贷款继续高达1.07万亿之后,有不少观点认为此后月度新增贷款增幅将逐渐下降。但谁也想不到的是,3月数字竟然和预期差距如此悬殊。从最初的8000亿元版本到后来盛传的1万亿元,再到如今传出的1.87万亿元版本,尽管各不相同,但3月新增贷款的“超预期”已不容置疑。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分别达到1.62万亿元和1.07万亿元。票据融资则分别达到6239亿元和4870亿元,占当月新增信贷分别达到38%和45%。伴随数字一同传出的消息显示,3月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占比下降,贷款结构有所改善。

  B   信贷再放量是否还在合理范围?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快速增长是经济回暖的正常需要,因此3月信贷放量很正常。

  董先安进一步表示,在防范危机和促进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之下,“资金需要”比“量”的限制更为重要。因此不存在1.87万亿是否合理和用完全年贷款额度的问题,“如果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对于信贷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完全有可能继续扩大信贷的投放额度。”

  不过,《财经》高级评论员刘杉意见则相对谨慎。在采访中刘杉表示,这样的贷款增量已经不很合理。刘杉告诉记者,一般银行一季度信贷的发放一般为全年的70%,但现在,部分国有银行已经完成全年贷款额度的90%。“特殊时期可以放宽信贷限制的观点多少有些片面。”刘杉表示,“信贷发放过快可能有利于短期内增长,但是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仍要保持警惕。”

  C   全年贷款用尽 下半年“弹药”何来

  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3月商业银行的主要信贷投放仍旧是4万亿元的配套项目。分析人士认为,新增贷款尽管仍保持天量,但投向短期内不会改变,依然会集中在一些“国字号”的大项目之上。

  刘杉对本报记者表示,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的痼疾,短期内指望新增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是不现实的。而现实情况下新增信贷将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除了投向问题之外,更令人关注的是按照如此的贷款增速,下半年“弹药”将从何而来?刘杉认为,信贷发放过快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可能会出现后续资金跟不上的情况。“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估计,下半年银行资金面能否满足新增的贷款需求值得怀疑。”刘杉表示,“因此关于后期的货币政策走向,我认为降息的必要性不大,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必要的。”

  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全年新增贷款可能超过此前的预期,达到7万亿至8万亿元。

  D   用通胀预期治理通缩?

  信贷激增的另一个预期影响就是流动性过剩。由于我国政府项目和国营企业在经济中仍然举足轻重,即使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远高于其他国家。据估计,今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可能超过4万亿元,与去年全年新增的4.9万亿元已相去不远。充裕的流动性和较低的资金成本,增加了市场对今年下半年通胀的预期。

  刘杉告诉记者,此前我国一直利用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差额来加大流动性,但现在,贸易顺差已经不能持续,银行信贷成为另一个重要渠道。为了满足经济回暖带来的资金需求,信贷增量扩大并造成流动性过大可能性极大。“通胀将有可能导致经济进入滞胀阶段,处理起来难度将更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缩的压力似乎更大一些。”刘杉表示,而《财经》分析员沈明高也表示,通货紧缩是经济复苏的最大敌人,应对通缩的一个办法是制造通胀预期,不过有一点必须意识到,即通过制造通胀预期的方式来治理通缩是危险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