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贸收汇风险剧增出口信用投保太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03:18  汉网-长江日报

  专家建议企业加戴“护身符”

  本报讯(记者韩玮)昨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武汉营业管理部提供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外贸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剧增,同时,能规避风险的出口信用投保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10月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武汉营业管理部收到全省范围内报损金额超过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倍以上,占承保出口额的10%。

  不过,去年我省外贸出口出口额中仅有1.8%投保,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2%相比,差距更大。其中武汉企业仅40家投保。

  目前,中国信保是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武汉信保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可为投保企业进行海外买家调查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欠账或破产风险,便立即告知投保人;事后若出现买家拖欠货款或破产,信保一般按贸易额的90%理赔。

  对于出口信保遇冷,该人士分析,一些企业认为若不出险,就划不来,因此不愿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费率的高低与不同国家的风险等级、支付货款方式和期限相关,如果买家所在地的风险评级较低,或支付期限较长,那么费率相对较高。

  此外,部分企业有自己的一套控险方式。如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者用先付定金再出货的保守方式结算,还有一部分通过信用证交易,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

  但是,过去看似安全的交易方式,已被金融危机下的新出口形势所颠覆。

  武汉一家大型国企欲与印度UTL电信运营商签约,经信保调查发现,印度公司已拖欠山东一家企业货款。最后终止签约,为武汉企业挽回数百万美元损失。

  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信保人士称,随着金融危机在国外银行体系的扩散,短期内,信用证已失去原有的安全性,海外买家的信用度降低。

  较早投保的武汉市嘉鸣进出口公司介绍,投保后底气足了。该企业与美国一买家做建材出口贸易,按以前先付定金再发货的保守做法,虽风险可控,但每年只有20多万元单子,投保后敢于先交货后收款,贸易额增加到80多万。

  今年,东风、邮科院、葛洲坝、爱帝等多家知名企业加入投保行列。

  市商务局人士称,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适时“戴”上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护身符”,当是明智之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