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企业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 16:04  《新财经》

  企业突围   兵无定法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崔晓红 王雨佳 王晓慧  鸣谢:世纪管理名家大讲堂对本专题的支持

  文/崔晓红

  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美国怎么了?》,另一本是《中国怎么办?》。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都在发问。 今天,我们的问题是:金融危机了,中国的企业怎么办?寻找这样的答案比较难,于是各路专家纷纷研讨,为企业过冬、突围,开出各色药方。

  然而,企业突围,没有一定之规。 本期我们选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案例剖析,以期给寒冬中的中国企业一些启发和帮助。它们或是毫发无损的大国企,或是积极应对的民营企业,或是起死回生的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它们都还活得不错。当然,它们是否已安然渡过危机?现在定论,为时尚早。但至少,它们可以称得上是“有想法的企业”和“懂活法的企业”。

  有人说,危机是企业崛起的最好机会,因为危机是市场格局大变动的时期,变动才会给后来者带来机会。在稳定期,行业的巨头们把持着市场,这种格局很难打破。但在危机中,正如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所强调的,经济衰退会令资源重新分配,流向“有想法的企业”,为企业提供巨大的战略发展机会。

  金融危机对不同的企业影响不一,因而,企业的应对招数也不尽相同。小企业更多面临的是生存压力,需要找到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危机中存活下来,是最为重要的;对大企业而言,面临的更多的是发展的压力,应该冷静思考,找到战略突围的方向,同时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防止意外的风险袭击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在所有企业当中,应该说,国有企业的日子是最好过的。这不是因为它们有超凡的突围能力,而是因为它们有强大的后盾。每每遇到难题,只要伸手,就可以轻轻松松从“大家长”那里获得拨款。但是,靠国家拨款,靠纳税人输血,这显然不是被寄予厚望的国有企业应有的生存之道。国有企业毕竟是参与市场优胜劣汰游戏的经济体,而不是寄生虫。

  岁末年初,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意对重要产业进行重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市场意义上的重组,而是强行“拉郎配”式的组合,这样的重组是没有价值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不会有实质性提高。国家不妨趁此机会,放手让国有企业一搏,行的留下来,不行的淘汰。 国有企业也有做得不错的,比如中粮集团。无论市场起落,中粮投资都坚守公司既定的“投资军规”,公司因此免受冲击。中粮的做法提醒所有的企业:风险管理不是一句空话。

  说到民营企业,不得不提联想。柳传志的再度出山,让我们感受到了联想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曾经成功化解联想历次危机的老将,能否再次带领联想突围?柳传志本人信心满满。 活得最艰难的当属中小企业。它们没有后台,没有充裕的资金流。出口型企业靠订单吃饭。外需不振,订单没有了,很多企业只能关门歇业。出口转内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一来,内需市场本身就不振;再者,习惯“出海捕鱼”的企业很难适应国内市场的打法。 中小企业也有优势,船小好掉头。实在艰难的话,不妨先进港歇歇脚,等到环境好转后再重新出征。但从宏观来看,这不是好法子,毕竟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措施,帮中小企业一把。

  每一次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对企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部分企业会倒下去,一部分会勉强生存下来,但也有一部分能以此为契机获得高速成长。这一次金融危机也不会例外。 水无常势,兵无定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我们期待有一批中国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崛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