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6民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2007年实际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为76家,虽然“民企500强”与“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差距依然巨大,但“民企500强”在竞争性行业表现出更好的经营效率和成长性。

  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标准为营业收入93.1亿元,比上一年提高了近21亿元;“民企500强”的入围门槛则由2006年的18.3亿元,提高到了25.8亿元。

  在2007年“民企500强”中,共有76家民营企业实际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但如果按“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应有90家民企具备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资格。

  “民企500强”的总量规模相对“中国企业500强”仍然很小,“中国企业500强”中资产排名前10的净利润总额为5596.1亿元,是“民企500强”利润前10位总额的17.5倍(图1、表1)。  民企地区和行业分布更集中

  无论是“中国企业500强”还是“民企500强”,地区分布都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但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省区和直辖市(仅西藏没有入围企业),而“民企500强”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最多的是浙江和江苏,分别有187和112家,占总数的60%,集中度更高。“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前两位的北京和江苏分别有94家和55家,约占总数的30%(图2)。

  制造业无论是在“中国企业500强”还是“民企500强”中,都占据绝对份额,而在民企中所占份额更大。在垄断性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中,民企处于明显弱势地位。

  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01家制造业企业,与“民企500强”制造业企业的数量相当,但前者的整体规模显然要更大一些。当年,“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2926亿元,占总体的42.5%;而“民企500强”制造业的营业收入份额占比为66.3%。

  制造业同时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的从业人员达到856.8万人,占了34.9%;“民企500强”中制造业从业人员为189.3万人,占54.9%。

  从制造业的经济效率指标看,两者的销售利润率几乎一致,“民企500强”的劳动生产率要更高一些。2007年“民企500强”制造业人均利润为124.5万元/人,高于“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的108.5万元/人。  竞争性行业民企更具效率

  虽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已经出台,但实际上,目前民企仍很难进入垄断性行业。

  “民企500强”中,公用事业行业没有入围的企业;交通运输业只有2家入围,而“中国企业500强”交通运输业有40家入围,其销售净利率为9.2%,也远超过民营企业中的2.1%。虽然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中“民企500强”有2家,但规模上与“中国企业500强”中的6家企业差距非常大。

  在金融业这样的资金密集行业中,民企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8家金融机构,实现营业收入21932亿元,利润达3201亿元。而“民企500强”中只有4家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仅有420亿元,只相当于前者的1.9%。

  由于“中国企业500强”中很多企业属于垄断行业。为了更科学地比较“中国企业500强”和“民企500强”的经营状况,我们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公共事业、市政服务、公共设施与管理业等垄断性行业剔出,将剩下的其他行业称之为竞争性行业。

  在竞争性行业中,“民企500强”从各项经营效率指标来看都要好于“中国企业500强”(表2)。

  “民企500强”的竞争性行业销售净利率为4.7%,略高于“中国企业500强”的4.5%;资产利润率前者比后者高出了2.4个百分点。从人均指标上来看,“民企500强”在竞争性行业体现了更高的劳动效率,人均营业收入为102.9万元/人,远高于“中国企业500强”的89.7万元/人,人均利润上也高出0.7万元/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