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昆才
不良“双控”开局良好。在今年银监会召开的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并做到四个到位,即坚持准确分类必须到位、拨备和资本必须充足、风险管理必须到位、核呆力度必须到位。
3月25日,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
这也表明在2008年不良贷款保持“双降”的基础上,2009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表现继续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银监会公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规模,而这与“商业银行”口径之间的差额为9799亿元(15334亿元-5535亿元)。根据银监会网站信息,“商业银行”口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这也意味着近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政策性银行形成。
实际上,从2008年初开始,农信社才正式全面执行贷款五级分类,且执行效果较2007年更为理想,这也是使得银监会在2009年公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据有了可比性。
3月25日,一位银行监管人士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的农信社(不含农商行、农合行)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发行,不良贷款规模都比较大。
截至2008年,按照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含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不到6000亿元,比年初减少600多亿元,不良贷款率约为15%。
本报记者根据三大政策性银行2007年年报计算,截至该年末,农发行、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不良贷款分别为643.14亿元、145.41亿元和78.67亿元,合计为867.22亿元。
而在银监会公布2008年不良贷款“双降”成绩之后,一位大型银行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总体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走势仍不容乐观。
他给出了三个理由,其一,2008年农业银行财务重组对全年行业资产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行业实际资产质量状况与2007年基本持平;其二,2008年下半年起不良贷款已经开始出现反弹趋势,剔除农行重组的因素,两个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均有所增加,其中四季度增幅尤为明显;其三,经济发展的减速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弱也对资产质量有较大的潜在影响,目前较高的拨备覆盖率相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增长仍略显不足。
当然,银行业风险抵补能力已进一步加强。截至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总体看商业银行已经不存在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缺口,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58.2%,同比上升117.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115.3%,同比上升74.1个百分点。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