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民休闲计划已被证实 五一长假能否借势恢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4日 14:41  新华网

  近期,“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由于“五一”长假恢复的提案并没有在今年两会期间得出结论,市场纷纷猜疑:“五一”黄金周能否借“国民休闲计划”恢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毋庸置疑的是,扩大内需和消费,尤其是假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国民休闲计划正在制定 中国人迫切需要休闲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小军23日证实,《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出台需审慎稳妥,业内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具体出台时间待命。不过他透露,国家旅游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以此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和比重。

  尽管有数据显示,中国人的休闲时间并不少,但带薪休假实施难贯彻,加上中国人传统的储蓄为主、埋头苦干的精神,使得中国大多数人不懂得也不会短期休闲,更加凸显对一个长假的期待。据媒体一份调查显示,百姓对 “休闲计划”的推行却格外热衷,56.6%的人期待“国民休闲计划”促使带薪休假进一步落实,90.7%的人表示关注“国民休闲计划”,其中46.8%的人“非常关注”。

  而据业内专家表示,中国人迫切需要休闲。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北京市2008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劳动时间为7小时35分,占一天的31.6%,已远远超过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主任王培玉教授表示,中国人必须要“慢”下来,注意一下身心休养了。

  “五一”长假能否借国民休闲计划恢复?

  目前,“旅游券”几乎一夜之间成了百姓关注的热门词。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发放旅游消费券,免费旅游券最先出现并较为集中的省份有广东、江苏、浙江等。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日前表示,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有杭州、宁波、安吉、长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高淳等市县发放了旅游券,总价值约超过10亿元。天津市和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山东等一些城市也发放了旅游券,总价值已超过5000万元。”消费券的发放给“国民休闲计划”的尽快制定实施带来更多想像的空间。

  媒体此前报道称,国民休闲纲要有望“五一”前出台,也为“五一”黄金周的恢复带来更多想像的空间。而北京二外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表示,国民休闲纲鼓励各省市有各自的休假调整,会给各省市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但短期内不会恢复“五一”黄金周。

  是否恢复“五一”长假,迄今仍未听到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声音,倒是广东、重庆、湖南、山东等省市已通过制定国民休闲计划、合理安排“五一”假日等措施,将“五一”演变为事实上的黄金周。日前,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杨荣森向媒体透露,广东已初步拟定今年五一休假方案,将使用“3+2+2”的方式实现7天长假。目前该方案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之后将报请主管部门审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最新的一份政策报告中指出,近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要引导开发商适当降低房价,促进销售。同时要恢复“五一”长假。

  “国民休闲计划”利于扩大内需

  有专家指出,当今金融危机冲击下,实施《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利于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正是应对严峻市场挑战的“救市”之举。据悉,各地目前发送的旅游消费券主要由政府发放。一些人士直言,如果旅游消费券全部由政府买单的话,对于没有得到旅游消费券的国人不公平。他们提议,希望中央财政统一拿出资金向国民发放全国通行的旅游消费券,这对于刺激内需,激活国人旅游热情,可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高舜礼认为,目前一些市县发放旅游券,是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旅游消费的创新之举。一是创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消费拉动与投资拉动相比,具有快速见效和扩大最终消费等优势。二是切实提振了市场信心。当数千万、上亿元的旅游券发放以后,城乡居民显示出空前的热情,他们看到了当地经济的雄厚实力,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民生的巨大关注,收到了舒缓隐忧、凝聚人气、提振信心的明显效果。三是快速见到了扩大消费的效果。

  而分析人士认为,发放旅游消费券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对于旅游消费不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还待专家对国内旅游市场结构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台《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才是中国“扩内需,保增长”的长效之策。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期扩大消费需求既是当前“保增长”的现实选择,也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课题组还指出,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假日消费尤其是长假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是“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综合性拉动。长假日是带薪休假不能替代的,建议恢复“五一”长假安排,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