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我国经济面临挑战十分严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14:25  城市快报

  高层论坛对“保8%”寄厚望 保障体系二元结构仍掣肘 呼吁金融扶持草根经济

  ■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际机构近期先后调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在金融危机是否见底尚不能做出明确判断之时,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的中外官员、企业家和学者,对中国经济今年保持8%左右的增速寄予良好预期。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外需急剧萎缩时,今年中国如何实现8%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否率先走出此轮危机?走过30年不断探索的道路,中国在内外挑战中探求此轮经济调整路径。

  有望保八:中国经济成为亮点

  “两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初步测算将拉动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约1.5%至1.9%,加上实际减税5000亿元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作用,全年有条件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表示,中国经济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并在中长期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指出,几年前我国政府就开始采取措施抑制经济过热,因此我国经济从2007年第四季度就开始经济周期调整过程。在政府积极应对调整下,提前进入经济调整周期的中国有可能率先走出此轮周期。

  “在全球经济一片灰暗的背景下,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亮点。”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这样描述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近期中国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为全球金融危机寒冬带来丝丝暖意。今年前两个月,在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6.5%的同比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2%。人民币贷款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4月高增,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全国发电量也出现了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指出,我国具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雄厚的民间资本投资能力,我国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需求扩张空间都很广阔,再加上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这都是中国经济能够率先复苏的强大基础”。

  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十分严峻

  2009年,将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强调,国际经济大环境仍然没有稳定,金融危机是否见底仍不明朗,甚至还有恶化迹象。中国作为开放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其经济走势仍存在很大困难。

  余斌强调,当前主要依靠政府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市场驱动,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的扩张,短期经济回升将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逐年减弱而再次发生波动。

  “就业问题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说。当前,约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还有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近10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正在寻找工作。

  大规模政府刺激计划是取得保增长见效最快的手段,但也有学者对这种刺激计划尚有诸多顾虑,比如优质项目的储备,民间资金如何跟进以及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

  美国哈佛大学德怀特·珀金斯说,刺激计划中投资不仅应解决暂时的问题,还应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发展。“如果使用率并不高,是否要大规模新建机场?如果将简易公路扩建为双车道公路就可以满足需求,是否还要扩建为四车道公路?”

  此外,不少专家指出,庞大的农村市场被认为是中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来源。然而,尚未充分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现代化农业尚未充分建立等仍是阻碍内需扩大的“短板”。

  危中寻机:亟待加快改革创新

  “当前是我国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最佳的时期。危机和衰退既是灾难也是改革调整的良机。”余斌表示,经济下滑时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暴露出来,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很强。从根本上启动内需,一方面要改革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大家有钱花;另一方面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让大家敢花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指出,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在技术、结构、体制的变化却不尽如人意。“中国不可能容纳上亿劳动力做外向型生产。更平衡的发展要求在就业、创业制度方面,进行深入、实质性的改革。”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认为,有效扩大就业,应对草根经济给予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草根金融,迅速采取措施为中小企业、农民工、个体户和新增就业大学生以及数亿农民提供持续稳定方便快捷的金融支持。

  张玉台说,今年我国将推进资源价格、财税体制和垄断行业方面的改革,继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这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举措,将为中国破解保增长的难题,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