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厉以宁:没有危机经济也可能放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19:18  扬子晚报

  昨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信心之旅》——“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十城市巡讲第一站活动在南京启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南京开讲。

  受影响但未负增长

  中国经济肯定没衰退

  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某些人担心的经济衰退发生了吗?厉以宁昨天在宁肯定地回答说,我们的经济没有衰退。因为根据经济学的解释,经济衰退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如果持续两个季度都出现了负增长,这就是经济衰退。所以肯定中国没有经济衰退,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我国经济有一定影响而并未负增长。这个冲击主要表现为我们出口下降,对外贸易环境比以前坏了以及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失业率增长。

  中国金融业未受冲击

  影响比实体经济小

  但是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为什么中国金融业本身没有受到很大冲击呢?厉以宁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前几年我们金融进行了改革,银行把不良资产给剥离了。二是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基本上是国家控股,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之下,老百姓、存款人、缴纳保险的人,他们对机构是信任的,所以没有出现过集中到银行里去挤提存款的、到保险公司要求退保的,这种事在中国根本没有发生。第三个原因,中国到现在为止,可以这么说,跟国际上股市关系还不那么紧密,虽然受到了影响,但这个影响要比其他国家小多了。所以说,中国人在金融方面受到的国际的冲击要比实体经济要小。

  即使没有金融危机

  经济增速也将放缓

  那么,假如没有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话,中国的经济会不会还会像过去那么高呢?厉以宁认为,从经济规律看,中国经济不可能连续多年都保持10%以上,所以,即使没有这个国际金融危机,到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经济也会稍微下来一点。因为到了拐点。

  还有一点,中国经济这几年出口依赖度非常大,而且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量就大,一旦出口遇到问题以后,就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另外,我们的进口依赖度也很大。石油、矿原料、农产品都需要进口。中国出口依赖度大和进口依赖度大是密切相联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国际经济的平衡。但是长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结构性矛盾。因为繁荣了,不需要经济喘息,大家过得挺好嘛,就掩盖了矛盾,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转型的时间,拖延了产业升级的时间,大家觉得生活挺好的,没有感到这个紧迫性和必要性。这几个原因集中在一起,所以导致我们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主要是对国内的实体经济发生了影响。

  经济增长结束下滑

  不代表危险期已过

  经济增长下降,只要加快投资经济就可以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就业是否可以起来?厉以宁认为,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经济增长下滑的结束,不等于危险期已过,也不等于经济恢复的开始。因为就业是滞后的,虽然经济增长结束下滑,但是就业还没有达到低谷,因为它跟经济增长轨迹不是重叠的。就业真正越过低谷,必须企业真正盈利了,有钱赚了,这时候企业自己需要大量的增补。因此目前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经济转型含义分两层

  需提高劳动力素质

  什么是经济转型呢?厉以宁说,经济转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说从粗放型的生产到集约型的生产,要产业升级,要节能减排,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要优化结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其第二层含义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掉;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要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并不太难,要中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这是我们要努力的。要做到工业强国不能靠一个转型,要两个转型,既要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还要靠劳动力素质提高,新一代的熟练技工的产生。

  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所以我们要扶植企业。一是要扶植优质企业,让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二是要扶植中小企业,其中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什么呢?因为在当前中国,承担了就业任务的主要是这样一些企业。

  三个办法扩大内需

  首要问题解决就业

  现在大家都在讲扩大内需。那么什么办法可以扩大内需?主要是三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要积极地增加就业。积极增加就业,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因为只有就业,人们才有收入,才能消费。最好的办法是小额贷款帮助那些受危机影响失业的人创业,比如可以在城镇甚至乡村开小作坊,开小服装店、小餐馆什么的;也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回乡办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等等。还可以包山种树,发展林业经济,养鸡、种蘑菇,种中药材等等。

  第二个,扩大内需除了扩大就业以外,还要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实际上也是通过几个方面,比如说,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再比如说,对小商户免税。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

  现在社会上最热的话题是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扩大内需,但里面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比如消费券是一次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消费券怎样才能做到公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要扩大内需第三点应该做到要提高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最低工资标准要不断提高。

  创业板市场即将推出

  中小企业可靠此盘活

  现在大家都在谈进入21世纪以后,那是新经济时代,那究竟什么叫新经济?一个比较标准的答案是,新经济等于技术创新加资本市场。有了资本市场,技术创新的效果就可以放大,连续的技术创新就产生了。所以厉以宁认为一定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要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对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依赖性。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什么叫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呢?就是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另外还有最近要推出的创业板。创业板推出后,中小企业通过这个发展也就活了,我们可以把好企业推到创业市场去。     徐晓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