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回暖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14:15  《浙商》

  年初以来,各种宏观经济数据开始解冻——春节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3.8%;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升至45.3,连续两月反弹;2月6日,反映全球干散货运输行情的波罗的海BDI指数飙升至1642点,相比去年12月初最低663点反弹了148%。而股市行情也节节走高,沪市综合指数在2月13日跃上2300点;而各地楼市也出现了成交量开始放大的迹象。除此而外,1月贷款增量超过1.6万亿元,充沛的流动性正全面流向市场。

  继去年12月部分经济指标回暖后,1月份的经济数据出现的小幅回暖迹象,使得很多经济界人士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出现好转。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去年四季度成为底部,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刻正在过去,并且开始逐渐回暖?对此,众多经济学家发表了各自观点。

  乐 观 派

  大部分行业今年六月份回暖

  魏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今年的经济增长大概在8-10%之间,现在的经济是否回暖,关键要看生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大部分行业今年6月份就会有回暖迹象,但有些行业的回暖要到明年二三月份。

  目前,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的投入达到8500亿,是过去10年的总和,所以医疗卫生相关企业会在6月份首先回暖。基础设施的投资启动,对钢材水泥的需求加大,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多个星期上涨。水泥价格也会很快上涨。

  企业库存的消化已接近尾声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国内各项经济指标正逐步改善,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2008年11月、12月,可能是本轮经济的底部。因为2007年底到2008年初,由于通货膨胀,企业增加了大量库存。2008年8月,76%的行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2008年下半年开始,原材料价格开始大幅度回落,很多企业开始收缩,消化库存,所以有人说“这是突然消失的需求”。原以为库存消化需要一至两年,现在从1月份的数据看,企业库存的消化已经接近尾声。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家对市场的反应很灵敏,中国经济增长又将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企业家会更加成熟,也会增强对市场波动的掌控能力。中国企业的主业没有多大问题,主要问题是2008年一些企业主头脑发热,库存过多导致亏损很大。我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乐观派,我认为今年GDP会逐渐回升,四季度会达到9%。

  经济已有复苏迹象

  史晋川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9年一季度,这一轮宏观经济会见底,并开始复苏。

  支撑我的观点有几个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太大变化。有两个方面的信息可以作出说明:从供求面看,无论是资金资源还有劳动力,都非常充裕。从市场需求面看,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是外需,但是国内需求仍然旺盛,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且国家出台的一揽子救市政策力度很大,因此复苏就在眼前。

  实际上这一轮经济下行已经见底。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11月份是经济下行的转折性月份,显示出非常深度的衰退,但到了12月份就开始回暖了。去年12月的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经好于11月。尽管外需仍然非常低迷,但4万亿元的投资会带动国内的投资需求;而消费需求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情况也较好。春节7天里消费零售商品销售增长了13.8%,这已表明复苏迹象出现。消费支出强劲、企业投资复苏、宏观政策持续深化,相信过了今年第一季度,到二三季度时,经济将有比较明显的复苏迹象,走势总体上呈现一个U字型。

  中国经济回暖将早于全球经济,我最近拿到一份报告可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份刊载有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指数的报告称,有90%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2009年见底,认为一季度见底的达到61%,只有10%的经济学家认为到2010年经济才会复苏。

  悲 观 派

  我对中国经济复苏论感到惊讶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

  今年开年以来,媒体热议中国经济已出现复苏的苗头,我非常惊讶。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分配总是一次性的,分配是根据各种要素投入的状况取得收入。所以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的比重越来越高,劳动的比重和知识的比重越来越低,根本的问题在这里。增长方式要能够转变,其根本来自于体制的改善。

  经济在短期内不会好转

  王小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室主任)

  现在没有必要讲经济是否见底。认为经济下滑不久就能见起色,这个观点过于乐观。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金融危机百年一遇,调整持续的时间肯定比较长。钢铁去库存化迹象明显,但这都是一些短期的现象。从国内环境讲,经济下滑加快调整也是从去年四季度刚刚开始。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分析,目前讲经济V型见底为时尚早,我不会说2009年是经济增长的底部。

  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处于一个经济增长的调整期,且受到了外围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形势严峻。这个调整期不是短暂的。在这个期间,我们要改变过去2005年、2006年经济过热,谁的日子都好过的思维方式,以平常心对待。

  经济在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好转的,可能需要2至3年的调整时间。

  经济要到明年才可能好转

  叶航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未来两三年中,经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呈L型,将长期在底部徘徊。过去几年间,人民币升值后,外贸企业的生存压力就比较大。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外贸企业不景气愈发明显,这进一步传导给了国内的经济实体,影响非常大。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中国的外贸萎缩以后,国内出口企业的投资需求也大幅下降。从2008年开始,经济下行趋势开始明显。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会这么迅速,力度这么大。我原以为,政府会在2009年年初才会出台救市方案。

  现在经济的增长是靠新增加的投资来拉动的。投资是需要时间才能逐步产生收益的,从立项到收益都有个时间滞后性。所以,今年是经济衰退最厉害的一年,要到明年才可能好转。

  近两个月的数据回暖,只是经济学上的翘尾现象,不能说明长期的趋势。以消费增长为例,恰逢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国内消费量激增,数据变得好看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一时期的数据不能用来考量经济是否复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