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2009两会经济报道 > 正文
2009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为了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中国经济网与新浪财经推出“两会总编观察”栏目,邀请全国知名媒体社长、总编、主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解读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年3月10日,《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何刚解读两会热点时强调,当前中国最需要的经济发展动力是消费拉动,两会代表委员们应当力促政府通过消费刺激的一揽子计划。
问:“两会”已趋于尾声,你对大家讨论的经济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何刚:今年两会引人注目,不仅国内关心,全球也关心。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已成为2009年的世界性标志,我们对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60%,所以两会是否出台新的政策,影响深远。我注意到温总理的工作报告,对于如何保增长有系统的思路,许多政策指向也是可行的。我个人认为保八不成问题,其中特别是关于投资拉动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部署,让我印象深刻。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里,没有房地产业,一些人很失望,认为地产业会错过机会。但从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知道,地产业仍然是决策高层最看重的,毕竟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理报告里讲那么多地产业的内容,是罕见的。我相信,国内的地产业,将在经历一个调整之后,迅速进入新的发展通道,乐观地看,下半年开始,地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阶段。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总理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有两句原则性的话。我对比了一下去年的工作报告,当时总理讲得很多,强调上市公司质量,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多层次市场建设,并明确提出了创业板市场。但去年一年里金融形势巨变,创业板没有设立,这是总理没有完成的一个工作,今年干脆不提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觉得这种对资本市场过于原则的表述,与公众的期待不相符合,希望两会结束时,总理可以多讲一些。
问:你提到投资拉动,去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效果明显,你觉得两会后是否还有新的投资拉动计划出台?
何刚:从两会上的讨论和总理工作报告来看,投资拉动仍然是决策层最看重的,估计也是各级政府最喜欢的。我相信,除了4万亿,还会有其他的投资拉动计划,这是中国特色,虽然我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投资拉动的效率越来越低,另外投资拉动的主体,多为政府,这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费和贪污。还有一点就是今年的预算赤字创了纪录,地方也发了大量的债券,这里面很大的原因就是投资需求,我对此有一点点担忧,就是过快过多上马工程,会造成新的重复建设,虽然不是盖大楼,但基础建设,也需要量力而行。
举一个例子,我们的铁路建设,从去年以来,一再加大投资规模,这是不是一件好事?我看未必,中国人均铁路不是多,建设规模可以更大,但如此迅速投资建铁路,会占用大量耕地,还不如发展航空业。而且铁路部门一直是对外不透明,改革任重道远。我非常不看好铁路建设的大跃进,也不建议投资者过度追捧铁路股。如果说有什么希望,我期望决策层在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之外,更多考虑消费刺激,当前全球经济都不看好,出口的下降是注定的,再怎么提高出口退税率,也不能拉动多少出口,还不如在消费方面想想办法。
问:消费拉动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总理报告中也提到了,你觉得应当怎么来理解?
何刚: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都是消费拉动为主,而非投资拉动。但中国多年一直是靠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这种增长模式必须改变。中央对此也有明确的思路,但问题是一落到具体政策,往往还是投资拉动,这很让人深思。
我的理解是,投资拉动时,政府可以主导,但消费拉动,主要还是靠民间。而且要拉动消费,需要政策做好几件事,一是提高国民收入,要有一个富民计划,这包括长工资,减税,活跃股市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完善社会保障,要政府改变化钱的重点,少投资,多社保,这也会动一部人的利益;三是创造消费供给,特别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不难看出,做好这些事,需要政府花许多精力,而且不一定是短期可以见效的。
从短期效果来看,政府宁愿多花钱投资,而不是着力发展消费。所以可以看到,总理的工作报告里,虽然提到了消费拉动的原则,但整体上,没有完整的计划。我在想,为什么没有一个类似于4万亿的消费拉动计划,或者十大消费振兴规划呢?显然从决策层到民间,还没有认识到消费拉动的重要性。包括家电下乡这样的事,看起来不错,实际上效果有待观察,中国的消费能力最强的还是城市,两会代表委员们,是不是在这方面多做一些事?
问:消费拉动计划,听起来不错,有没有具体一些的想法?
何刚:说到消费,我觉得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比如,我们一直以为,消费部分类似于浪费。为什么要买那么贵的有机食品呢,可以买便宜一些的嘛,这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但实际上,如果要刺激消费,就要改变消费可能是浪费的观念,鼓励大家多买东西,敢买东西,买好东西。消费的习惯和水平都要上去。
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一种不良倾向。我觉得不是。比如中央曾要求少建高尔夫球场,觉得这会鼓励高消费,甚至有腐败。但这不是高尔夫的错,其实,对于中国的高收入阶层来说,多打高尔夫是好事,只要高尔夫球场不占农田,为什么不可以多建?在美国,高尔夫也不都是高消费,许多普及性球场,一般人都打得起,而且多建在公路边上,很方便。中国需要的就是类似的分层次的消费拉动设计,许多我们以为不好的事,恰恰是我们的消费未来。
再比如家电消费,下乡到农村重要,但是,为什么不鼓励城里的的中高收入者换家电呢?一台好的液晶电视消费拉动大,还是十台普通的电视?我觉得这方面政策引导还需要全面,而不要强调一方面。还有就是要注意到国民的不同层次,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消费倾向不一样,要区分对待。特别是对中高收入阶层,他们是最有消费能力的人,针对他们的消费刺激可能最有价值,在这方面,我觉得决策层还有许多事要做。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教育和医疗,这是最能让国民花钱的两个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不愿花钱建学校,没有鼓励职业培训的政策,广义上的教育消费就会不足。医疗领域的事就更多了。在北京,任何一个大医院都在排队,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医院太少。王永庆当年要建一个医院,十年才勉强批下来,这里面的门槛过多过乱,应当鼓励发展医疗服务,让大家可以正常就医,这里面的拉动效应更明显。与此相关的健康和休闲产业,也是消费拉动明显的领域,目前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刺激计划。其实,这些领域的发展,可以解决大量就业,是中国最需要做大的行业。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觉得决策层的考虑还不充足。
问:是,消费的确大有可为。结合刚刚公布的2月份宏观数据,你有什么评价?
何刚: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月,CPI变为负数,表明通缩已经开始出现,需求明显不足。我看了一下,许多日常消费都在收缩,这非常值得关注。投资拉动是刺激生产,如果消费不足,生产也没有意义。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启动消费,比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像电价,水价,可以考虑适当上调了,其他的全面消费刺激,也应当早日进入决策层视野,要不然,我们今年勉强保八,明年也会出现困难。一句话,消费拉动才是我们的未来。希望两会代表和委员们,能把这些想法,反映到决策层,推动政策的变化。
“两会总编观察”是新浪网推出的2009年全国两会特别栏目,邀请全国知名媒体社长、总编、主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解读2009年全国两会。除《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外,还有《新民周刊》社长、主编丁曦林、《中国新闻周刊》总编秦朗、《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等通过“两会总编观察”表达了对两会热点的关注。
相关专题: